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今年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说起接种疫苗
我们的记忆里一定有最甜蜜的疫苗
糖丸
它是预防小儿麻痹的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
是由活病毒降低了毒性后包上糖衣制成
它在年5月1日正式退出
“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脊灰灭活疫苗和口服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
我国疫苗发展历程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开始普种牛痘苗。年基本消灭天花;年原卫生部发布《种痘办法》,年发布了《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在城市为免疫对象按免疫程序进行四种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的适时接种,在农村则主要开展冬春季的突击接种。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建立完备的免疫接种程序,并提出“四苗防六病”的概念,接种工作有效开展。年1月1日在全国开始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政策;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年将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年6月1日新生儿乙肝疫苗完全免费;年扩大免疫规划,将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14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15种疾病;年2月将甲肝、流脑、乙脑以及麻腮风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年我国将预防接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疫苗知识科普
1、什么是疫苗?疫苗是生物制品,是应用传统方法或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由获得的微生物和微生物的蛋白、多糖或核酸等富含免疫原性的生物材料制成。
接种于人体后,将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达到预防该种传染病的目的。
2.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3.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4.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吗?是的。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所有的新生儿都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6.患过出疹性疾病的人是否不需要接种麻疹疫苗?不一定。有很多种疾病都会有出疹症状。如果实验室诊断为麻疹,则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如果确诊为风疹、其他出疹性疾病或出疹原因不详者,还需要接种麻疹疫苗。
7.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还需要接种麻疹疫苗吗?需要。麻疹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若儿童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未获得过免疫保护,很有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医院、超市、商店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按时接种麻疹疫苗,才能起到最好的预防效果。
8.患过流腮是否还需要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可预防麻疹、流腮、风疹三种疾病。患过流腮后,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仍可以预防另外两种传染病。也可以选择接种麻风联合疫苗或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
9.百白破联合疫苗可以提前或是推后接种吗?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疫苗应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在儿童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提前或是推后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基础免疫各剂之间间隔应≥28天。如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及时完成相应剂次的接种,一般来说推后接种是可以的,但对于推后接种的剂次一定要尽早进行补种。
10.两种疫苗是否可以同时接种?如需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要求进行接种。两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4周再接种。
11.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异常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12.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接种疫苗后,应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
邮箱:
fffy_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