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的慢性传染病,虽然结核得到有效控制,但因我国人口较多,仍是世界结核大国之一。在我院历年的高校招生体检中,均有体检发现肺结核的高考学子,因身体原因当年不能就读自己的梦想大学,结核离我们并不遥远。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由于免疫功能下降,结核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多;另外,耐药结核的比例升高。所以控制结核仍旧任重而道远。结核杆菌可侵及全身各个脏器,其中80-90%发生在肺部,肺结核分为菌阳和菌阴两种,痰中带结核菌的,为菌阳肺结核,有一定的传染性,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以下主要阐述肺结核。
肺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午后低热,结核播散或重症肺外结核,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可有高热。全身乏力、消瘦、盗汗等,妇女可表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2、呼吸系统:
⑴咳嗽、咳痰:一般为干咳或咳少量粘液痰,咳大量脓性痰时一般为继发结核以外的感染,当出现刺激性干咳时,考虑合并支气管结核可能。
⑵咯血:可发生于不同病期。结核活动性病灶可致咯血,当愈合期纤维灶或钙化灶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支气管扩张亦可引起咯血。痰中带血,多因结核性炎症使毛细血管扩张或小血管破裂所致,若空洞动脉瘤破裂,咯血量较大。咯血容易引起病灶播散。
⑶胸痛:针刺样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常是胸膜受累引起,可反射至肩部或上腹部。
⑷气急:全身情况衰竭或高热可引起呼吸频率增快,但真正气急见于肺部病灶广泛、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气肿、肺心病和心功能不全等。
肺结核的临床分型
1、原发性肺结核:初次感染发病,多见于儿童,症状轻微,肺部影像学为原发性改变。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两肺或一侧肺呈粟粒性改变,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吸毒、慢性病、营养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等。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潜伏于体内病灶的结核菌重新活动或外源性再次感染而发病,多见于成人,病灶形态多样化。
肺结核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短期疗程一般为6-9个月,具体根据有无肺外结核病灶,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医生可能会适当调整。常用四药联合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为了治疗的有效性,防止耐药菌的产生,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用药,不能随便停药。
患了肺结核,
应该怎么做
1、消毒隔离:
⑴肺结核病人排菌期间,最好单独居住,居室每日开窗通风至少1小时以上。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接面对旁人,要用手或手帕遮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⑵不随地吐痰,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收集起来一起烧掉。
⑶结核菌对紫外线敏感,患者被褥要经常在日光下暴晒消毒2小时以上。
⑷患者使用过的餐具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
2、密切接触患者应做卡介苗接种:现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如未接种,则建议接种。卡介苗尚不足以预防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及其严重性,特别是减少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结核病。
3、增强体质:患者应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日光浴,经常出去晒太阳。结核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好转,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活动量。
4、严格按照医生医嘱口服结核药:充分了解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及时跟医生沟通。
5、定期专科随诊:服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6、咯血时应该采取患侧卧位:保持镇定,少活动,医院,尽量咯出积血,否则形成血块,容易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长按识别上图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