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患者眼中的最美医生,人美、心美,经她手治愈的结核病患者不计其数。她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用爱心、细心与耐心服务每位结核病患者。
荣立萍,医院结核二科副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从医20年,擅长肺结核、耐药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各种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多年来,她以对结核病诊疗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精湛的医术获得同事和患者的称赞。 身着“铠甲”意志坚 结核病传染风险大,属于高危医疗专业。刚参加工作时,荣立萍一度想换科室。一次,她看到一位老人蹲在住院楼的角落里啃干馒头,寒风中,老人瑟瑟发抖。荣立萍立刻上前询问,原来是老人的儿子打工时染上了肺结核,家里的钱都用来治病了。为了省钱,老人平时只吃馒头充饥。荣立萍把老人扶进医办室,又买来包子和米粥,老人感激得直抹眼泪。 看着和自己父亲差不多年龄的老人,荣立萍的心揪起来。她耳边回响起大学老师的话,结核病患者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治愈好一名结核病患者,就会为一个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 荣立萍回到宿舍,在笔记本上写到:“我要努力做一名最好的结核病医生,用爱和医术为他们带去希望。” 路远且艰,选择了,唯有风雨兼程,无畏向前。坚定的意志是荣立萍的“铠甲”,医院时的迷茫和困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用汗水为从医路蓄能,向着一名合格的结核病医生,大步前进。
心怀病患展柔情 抗击结核病第一线,荣立萍一干就是20年。这需要勇气,更需要一颗仁心。 30岁的张峰(化名)曾是一名耐药肺结核患者。3医院治疗时,需要服用副作用强的二线药物,强烈的不良反应让他痛苦不堪。因为染病,妻子与他离婚。家庭与身体的双重打击使他失去了信心,张峰想放弃治疗。荣立萍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一遍遍耐心劝解,并制定出适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张峰被荣立萍的执着打动,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他病情好转。“是荣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张峰由衷感激。 肺结核大咯血一直是急危重症,死亡率高。42岁的患者李立(化名)是一位重症肺结核患者,因肺结核迁延不愈,继发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动静脉瘤破裂,引发大咯血。凌晨一时,医院时已奄奄一息。荣立萍和其他医生立刻展开抢救。荣立萍不顾患者喷溅而出的血,实施负压吸引,拍背排痰,输血补液等措施。经过一系列治疗,患者被抢救过来。如今,李立的肺结核已经痊愈,重回工作岗位。来医院复查时,他总要找荣立萍。“我相信荣大夫!” 患者的信任,是一名医生无上的荣光。从医多年,荣立萍记不清治愈过多少肺结核患者。现在,很多患者已经成了荣立萍的朋友,有啥难事、困惑,总想着和荣立萍唠唠。“能够为患者解除病痛,看到他们幸福生活,我打心眼里高兴。”荣立萍说。
孜孜不倦探新法 一心为患者,荣立萍收获无数荣誉。她多次获评学习标兵以及先进工作者,年,被市直总工会评选为先进个人。由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异烟肼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疗效观察》获得市级三等奖,她参研的《白及抗痨药物凝胶介入治疗肺外淋巴结结核的动物实验性研究》在临床应用中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她撰写的《异烟肼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疗效观察》《老年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例老年肺结核合并感染临床特点分析》《沧州地区高中在校生PPD反应的调查》《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水平研究》等论文被核心专业期刊刊发。 近年来,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呈增多趋势,防治结核病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临床一线抗击结核病的医生,荣立萍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了深深的担忧。 结核病在中国是贫困病。由于医疗条件等原因,结核病在低收入地区更加常见;另一方面,结核病治疗费用高昂,患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接受正规治疗,若发展成为多重耐药结核,治疗难度更大,费用更高。 这一切都装在荣立萍的心里,她和同事们又开始了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法的探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