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讯
00年10月16日
秋冬季疫情风险是否加大?个人如何做好防护?权威回应来了!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正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紧张开展……青岛疫情的发生,不仅给青岛市带来诸多挑战,也给其他城市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秋冬季疫情是否会再次暴发?当前全国疫情风险几何?个人如何做好防护?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作了解读。青岛疫情规模范围有限并非秋冬季疫情暴发
目前,青岛市已采取措施力保16日前完成覆盖全市万人的全员核酸检测。吴尊友指出,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了解疫情规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根据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和其他疫情信息分析,青岛疫情病例的活动范围主要医院。据青岛市方面消息,针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租车司机邵某某,青岛市已经追踪到全部密切接触者5人。吴尊友认为,当下青岛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按规定对邵某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认真排查。是否还有密切接触者没有追溯到?密接者提供的信息是否能确保准确?这都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问题。吴尊友同时指出,根据目前流调和核酸检测进展等信息来看,此次青岛疫情并非秋冬季疫情暴发,也和十一长假没有明显关联。对于青岛疫情是国内第几波疫情的疑问,吴尊友指出,如果把全球作为一个地球村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还是第一波。他说,从年初以来,全球疫情走向是一路上扬的:3月下旬,全球每日报告数突破5万;到5月下旬,全球每日报告数突破10万;7月初,每日报告数突破0万;进入9月份以后,有多个单日报告数突破了30万;进入10月份不到半个月,已有多个单日报告数突破35万,且出现单日报告数创下38万的新高峰。从1月份到10月份的疫情病例曲线图几乎是直线上升的过程,所以说全球疫情还是第一波。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流行方式,有的国家疫情病例数曲线持续上扬,有的在疫情缓解以后又出现上升趋势。各地疫情防控需查漏补缺应围绕风险点进行排查
吴尊友指出,从全球疫情来看,全球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峰期,尤其是单日发病数还在上升的情况下,我们就更不能放松。除目前已有的防护措施外,各地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风险点的防控:从院感防控角度来讲,应注意病区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吴尊友说,对于在收治境外输入病例的同时也为社会上其医院,要注意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和其他患者的病区必须有严格的划分,一些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收治确诊病例的病区最好应该是隔离的、独立的,大型医疗设备不应该交叉使用,而且对于病房和仪器本身应有定期的消毒措施。从境外输入方面来讲,还应注意冷冻食品输入造成新的感染风险。吴尊友指出,冷冻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都要注意病毒检测和从业人员防护措施,以免出现北京新发地和大连疫情那样的情况。对于冷链产业环境监测和工作人员核酸检测不应少于一周一次,这样才能把疫情风险及时扑灭在萌芽状态。从实验室防护方面来讲,要按规定做好实验室操作。“各地疫情防控的闭环是否真的全封闭、是否还有隐患,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查漏补缺。在青岛出现新感染病例后,其他地方也不能打包票,所以一定要将有关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大检查、大排查。”吴尊友说。一般游客无须过度担心佩戴口罩应是“标配”
据了解,今年十一期间,青岛市接待旅客近万人次,一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开始排查十一期间出入青岛市的人群。这些人是否需要全部隔离或进行核酸检测?吴尊友说,游客全部隔离、接受核酸检测没有必要。从目前检测情况来看,青岛市病医院高度关联。对于绝大多数国庆期间到青岛旅游的游客来说,应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局部范围的患者。医院所在区域,或者乘坐出租车的人群就要引起注意,要核对一下是否是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的出租车服务。对于其他旅客来说,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如果确实担心,可以主动到医疗机构做核酸检测。吴尊友也指出,目前我们要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仍然很重要。在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口罩相当于普通老百姓的“标配”,公众应随时准备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通风不够好的地方,都要坚持戴口罩。“公众一定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对于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非常有效的,是保护个人卫生和身心健康的非常好的方法。”吴尊友说。来源:健康中国
科普江苏名在校生感染“肺结核”,该如何科学预防?近日,有网友称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潘安湖校区数十名学生感染肺结核,质疑学校检查不严、管理不当。14日晚,江苏师范大学在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年8月1日至00年10月1日期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独立学院)潘安湖校区陆续发现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例例。目前,例患者已休学,进行规范性治疗。近期筛查又发现,43名学生胸部CT影像异常,需进行进一步诊断排除。根据江苏省、徐州市疾控中医院建议,除4名学生由家长接医院诊疗外,其余医院住院进一步诊断。肺结核尽管是个古老的呼吸道传染病,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国,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每个月公布的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肺结核月均的发病人数都在7、8万以上。在最新一期(即00年8月)疫情报告中,发病人数排名前六的乙类传染病我把它以图示呈现,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肺结核位居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这几年,结核病菌容易在中学和大学中传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学生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大,缺乏锻炼,熬夜,生活没有规律,导致免疫力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免疫功能还不十分稳定,内分泌系统变化也比较大,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更容易感染结核菌;有些学生喜欢去KTV、网吧、酒吧等场所,这些地方缺少通风设施,人流量大,封闭空间,结核菌更容易传播;一些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差,也是导致感染肺结核的重要原因。从居住方面来说:学生宿舍房间拥挤,不开窗通风,在这种环境里,只要有一名学生传染上结核病,就很容易在学生中扩散开来。学生在学校内彼此接触时间长,接触地点集中,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如处理不及时,极易造成爆发流行。如果患病学生出于某些原因隐瞒或忽视病情,或因经济问题耽误就医,也容易导致同学间的互相传染。有的学生缺少就医意识,发现身体不适就认为是感冒,只是买些药吃或加强营养,等到症状迁延不愈再就医时已经传染了很多同学。还有一些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因担心影响学习,受到大家歧视而隐瞒病情,时间一长,周围不少同学也受其感染,从而等到个别病例被发现时,筛查时往往已经波及一片。因此,掌握肺结核相关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非常必要。
1.肺结核到底是种什么病?
结核病的致病菌叫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它是一种生长非常缓慢的小棒状的细菌,可以被包裹在气溶胶飞沫中四处飘荡,被吸入并沉积到肺里时就有可能让人生病。由于其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肺结核」便是人们最熟知的结核病。图片来源:istockphoto.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