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最近进入高发期,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0-10-23 15:13:55   点击数:
 

在惠州生活,看「惠州新闻」

家长们注意

进入夏季

手足口病迎来快速上升期

它专门袭击6个月-6岁之间的孩子

手足口病不就出些疹子吗?有什么好担心的......

错!错!错!

虽然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病例症状轻微,但是有少数病例会发展成重症,极个别甚至会死亡。

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曾光教授曾表示:

手足口病传播系数是新冠病毒的3倍。

据了解,

手足口病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最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预防。

1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临床上主要分为轻症、重症两类,大部分患儿属于轻症,只要合理进行对症治疗,就能自愈。少数患儿,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可能累积其他系统,出现死亡病例。

轻症:以发热、咳嗽、流鼻涕、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病程7-10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再进行家庭调理,一般2周内自愈。

重症:表现为持续高烧、呕吐嗜睡、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的甚至死亡,治疗以留院观察或住院监护治疗为主。

2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传播:

1、胃肠道传播:即粪-口途径。

2、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等。

3、接触传播:通过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易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冰指出,“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临床上通常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手足口病治疗不及时可引发脑膜炎、爆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后果,家长应掌握辨别小技巧初步判断是否得了手足口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胡冰介绍,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口腔咽颊部疱疹,少数病例会出现高热惊厥、脑炎等并发症,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尔延至两周。

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发热,一般为38度左右,可有咳嗽、流涕、影响食欲、恶心、呕吐等表现,同时在1~2日后手掌或脚掌处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和膝盖处。

别只记得提醒孩子洗手

你也可能感染却不自知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正是眼下这个桑拿天),最爱“欺负”婴幼儿和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潜伏期多数为2~10天。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也可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出现感染病毒却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然而此时仍然是具有传染性的。

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爸爸妈妈一定要提醒、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饮用水及食物卫生也要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zztx/10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