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的肺部。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死亡数在中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均居第二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做好预防!
世界防治
疾病介绍
什么是结核病?
1.结核病由经常感染肺部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2.可以发生在身体除了头发和牙齿以外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俗称“肺癆”或者“癆病”)。肺结核约占结核病总数的95%,其它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皮肤结核等。
常见症状
1.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疼、呼吸困难等。
2.结核中毒症状: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盗汗、乏力等。
3.其他系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女性月经失调。
4.少数患者可有结合变态反应表现:结节性红斑、皮下结节、疱疹性结膜炎、结核风湿症等。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肺结核呢?大家知道,我们常常说的新生儿“出生第一针”就是接种卡介苗,这就是预防肺结核的。但是,接种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发生较严重的结核病有预防作用,对学生及成年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积极发现并治愈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第二点,一旦确诊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在家正规治疗,避免传染其他同学。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第三点,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第四点,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第五点,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