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每1万人中6人患这个病,不要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3-11 12:22:07   点击数:
 

据市疾控中心发布数据:去年一年,我市共有医院,发病率约为每1万人中6人。其中很多患者,肺都已经烂了,甚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了结核化,即使治好了,也有很严重的后遗症。

“肺结核的病人还是挺多的,今天我们科室已经收了7个病人了。”3月15日下午,医院肺科的住院医师徐佳说。

福先生今年30岁,从福建老家来东阳打工。他平时爱抽烟,抽着抽着就出现了咳嗽,嘴里还经常有痰,他以为是抽烟导致的慢性咽炎,就没当一回事。直到20天前,他突然发烧到39度,去医院发现是结核病。到这个时候,病情的进展就很快了,后来他甚至整个人都神志不清了,医生考虑他脑子里很可能也有结核,便转院到医院来。徐佳发现,福先生已经病得两肺都发白了,而且考虑有结核性脑膜炎。

徐佳说,在初次入院的病人中,像福先生这样拖了那么久的并不多,但医院看的挺多。

我市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按报告发病数以20-24周岁、25-29周岁和65-69周岁人群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占比接近78%;报告发病数地区分布以义乌市、婺城区、东阳市、永康市和兰溪市居多,占比近4/5;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约占2/3。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科科长张子根说,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了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医院看病。

初中生小陈(化名),咳嗽、咳痰持续1个多月,一直没注意,医院。直到某个周六下午,有个亲戚来访,看他咳嗽成那个样子,提醒说可能是肺结核,并带他到医院的结核病门诊看病。经过痰检,小陈为肺结核阳性,CT诊断两肺结核伴左上叶空洞形成,确诊为传染病性肺结核。

据医院结核科主任赵承杰医师介绍,目前世卫组织推行的“肺结核七分简易u筛检法”可作为市民参考的一种自我检测方法。筛检方法为:咳嗽两周(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没有食欲(1分),体重减轻(1分)。如果分数加总达5分以上,医院接受胸部X光与验痰的检查。

很多人年轻人都想不到,他们爱去的网吧,居然是传播肺结核的温床。因为在网吧里染病的人太多,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网吧肺结核”。

今年以来,赵承杰接诊的重症病人中,就有好几个是每天从早到晚上网的年轻人。有的患者甚至发病前连续熬了一个多月通宵,这部分人群就诊时情况较为严重,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这个月,该院又接诊了一名“网吧肺结核”患者。一名26岁的年轻人,因为最近心情不好,所以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已经在网吧呆了好几个月了。就医时,他说自己咳嗽咳痰已经两年,医院看过。检查发现,两肺多发空洞,病灶已经很厉害。更糟糕的是,医生发现他虽然是初次得病,感染的却是耐药性的结核菌,特别难治疗。

“耐药菌”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特别头疼的东西。那么,耐药的结核病菌是怎么产生的呢?张子根说,正是因为一部分患者治疗不规范,多次擅自停药,使身上的结核菌有了耐药性。

初次得病就遇上耐药菌的人很少,大部分被耐药菌折磨的患者,都是因为“轻敌”。

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治疗全程需要6-8个月,在此期间,有些患者吃了两个月的药,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就把药给停了。然而,过了几年又复发了。这时候,有一部分患者会吃一堑长一智,完成规范治疗;但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吃了几个月的药,又自己停了。

去年,我市共报告了85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耐药之后,治疗就复杂得多了,全程需要18-24个月,时间是治疗普通肺结核的好几倍;治愈率低,只有60%左右;治疗费用高,可达6-20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后遗症,肺部反复感染,肺功能不好,活动耐力下降,连下个楼梯都气喘吁吁;耐药菌还有可能传染给他人,造成社会危害。

普通人如何预防结核病?赵承杰介绍,最简单的办法是房间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10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此外,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都能尽量减少发病机会。另外,每年一次的体检也是很有必要。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来源

金华市疾控中心、医院、金华新闻客户端

编辑

史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fzl/10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