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师,我们的11床患者病情这么危重,每天多次抽血检查,家属怎么都不问问病情和结果呢?”
“这是对我们的信任!”
......
这是上个月我和姚恒波主任医师的一段对话,虽然她的回答只有八个字,但却道出了医务工作者最想得到的“荣誉”。
那是五月末一个周日的早晨,七点多姚恒波主任医师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本来闲暇的休息日。这是一位辉县患者家属的电话,“姚大夫,医院的路上,我父亲......”。急切的语气让人听了有点透不过气来,姚医生马上放医院奔去。
到了科室,告诉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床位及抢救物品,准备接收一位危重患者,短短十分钟内,一切就绪。这时只听走廊尽头传来了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爸,坚持住,马上就到了!”
这是一位“肺结核合并右侧液气胸;肺部重症感染;肺心病”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提示合并“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心功能衰竭、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贫血”,病情危重,下病危通知,并给予吸氧、胸腔闭式引流术、抗感染、补充血容量、抗炎、解痉、化痰等一系列治疗,经过三天的抢救,最终两次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病情逐渐好转至稳定。
患者在住院前半年已经不能自行走路了,但出院当天,患者自己手捧锦旗,走路落地有声的来到办公室,满含热泪的深深的给姚恒波主任医师鞠了一躬,并且说道:“老姚,谢谢你救了我一命!”。
多么亲切的称呼,多么朴实的话语,每个字都是生命的托付。那天我看见患者身上系着一个红色布条,还打趣的问道:“这是为了出院喜庆戴上的吗?”老先生边摸着布条边意味深长的说:“这个布条就像姚大夫一样会保佑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