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大咖网红专家云集苏州
聚焦神经科学领域
热点和难点问题
内容紧贴临床
注重临床与科研并重
实战、实用
第12期「神经病学时间」重磅来袭!
11月4日「神经病学时间」第十二期学术会议在美丽的苏州独墅湖畔举行,本次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丁香园网站主办,医院神经内科承办。
(部分专家合影)
在秉承「实用、开放、平等」的原则下,「神经病学时间」学术会议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品牌,11月4日来自不同领域的数十位国内神经科大咖从临床出发,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
我院作为承办单位,科室医生和研究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本次大会,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委刘春风教授担任本次大会执行主席,罗蔚锋、曹勇军及肖国栋三位主任担任了分会场主持工作,同时分享有3个专题报告。
开幕式
11月4日上午
会议开幕式由医院神经内科科副主任曹勇军教授主持。
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一宁教授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风教授致开幕辞。
在致辞中,黄一宁教授提到,医院,临床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并指出神经病学时间的特点是「科学、严谨、创新、转化」,会议的讲者需要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分享国际科研进展时也要有自己的思维。
刘春风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神经病学时间第12期在苏州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江苏省神经领域同道与全国知名专家的交流,促进苏州神经领域临床研究和转化的发展。
11月4日上午主会场
简短的开幕式后,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吴士文教授,首都医院杜万良主任,医院神经内科罗蔚锋教授、曹勇军教授分别主持主会场。
主持
1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黄一宁,医院
黄教授对脑小血管病的病理和影像进行介绍,并指出脑微出血的部位与数目与卒中复发关系紧密。通过阐释其团队在脂质代谢障碍与脑小血管病之间的探索,引导大家对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2
脑环路与老年神经疾病
汪凯,安徽医院
带来了TMS对于脑环路调控的精彩报告,指出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如AD、PD和精神分裂症等均与环路功能障碍相关。通过“由里及表”的环路映射,寻找相应的皮层精确靶点,在传统的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或走投无路时,运用TMS这把利剑进行新的补偿治疗,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
颅内血管非急性期闭塞:DoorNot?
陈康宁,陆军医院
作了关于“颅内血管非急性期闭塞治疗:DoorNot”的精彩报告。陈教授认为非急性期颅内动脉闭塞(NAIATO)并不少见且为卒中发生及复发的重要病因。而临床的具体适应证和治疗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依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拟启动的中国CCTO(CerebrovascularChronicTotalOcclusion)注册研究,希望能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证据,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4
帕金森病的精准诊疗
刘春风,医院
就帕金森病的精准诊疗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临床表型分型、遗传学分型及体液和影像学标志物“多位一体”的研究思路,通过其团队获得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为帕金森病等相关运动障碍病寻找更为精确及个体化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路径。同时,刘教授对“以人为本”药物治疗策略结合文献进行了全面综述,强调生存质量与药物剂量之间的权衡艺术。
5
中国DMD遗传学特征与基因治疗进展
吴士文,医院
从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概述、中国DMD的特点、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三大板块层层递进,强调了对于DMD注册登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DMD基因治疗的未来值得期待,也呼吁广大同道相互协作,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
6
溶栓的闯与创
杜万良,医院
脑梗死溶栓实战专家,讲课风格幽默风趣,出神入化,江湖人称“杜神”,在神经科领域圈粉众多。“杜神”以一贯的幽默风格讲述了自己的溶栓经验,妙语连珠,经典语录不断,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从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艺术回归到患者的利益是一切问题的起点和终点,强调急性期患者的溶栓治疗需个体化,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既要敢“闯(担当)”也要敢“创(经验与突破)”。
11月4日下午第一分会场
1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
初曙光,医院
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思考,通过结合具体案例病理学及临床特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诊断应慎重而行。
2
脑干被盖部病变的鉴别诊断
蒋海山,南方医院
以一例病例开篇,横向归纳并总结了脑桥被盖部的解剖及病变的鉴别诊断。借助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的交互解读,清晰而全面地展示了病变部位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启发大家形成提取要点、重新整合的学习方法。
3
我遇到的病例
陈为安,温州医院
“网红经济实用医”陈为安主任分享了自己遇到的众多疑难病例,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及视频展示,幽默还原和倾吐了自己诊治的心路历程,重点展示了如何运用临床工作的“三板斧”——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迅速抽丝剥茧、直捣黄龙,接二连三的金句让现场听众笑声连连,意犹未尽。陈主任同时强调诊断之路无捷径可寻,需要知识储备、病例积累和临床磨合三者有机结合。
4
神经变性病:从临床、病理到基因
郁金泰,医院
从临床、病理和基因等角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神经变性疾病,如AD、PD、PSP、FTLD等在临床、病理和基因三者之间的重叠性和复杂性。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分析,并对未来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快速精准诊治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5
睡眠与脑卒中
李洁,医院
就脑卒中与睡眠的关系与大家做了精彩分享,结合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脑卒中之间不可忽视的关系。此外,李主任对睡眠时间、RBD、RLS与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的影响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观众也对睡眠相关疾病与脑卒中之间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
6
发作性睡病与猝倒
吴惠涓,医院
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我们讲述了发作性睡病和猝倒发作相关内容,并着重讲解了她们团队关于猝倒发作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11月4日下午第二分会场
1
脑小血管病
张在强,医院
从脑小血管病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出发,展示了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提到了针对不同的脑白质病变需要根据其病因及背后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2
PLA2G6与CNS退行性疾病
郭纪锋,医院
讲述了PLA2G6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PLAN)的常见亚型INAD、aNAD、PD、AREP的不同临床表现、影像及治疗。同时也提出了为什么同一个基因病变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的疑问,期待大家做出更多的研究。
3
结核性脑膜炎诊疗进展
冯国栋,医院
重点阐述了结核性脑膜炎的确诊方法及治疗,同时介绍了新型的抗酸染色方法,为结脑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
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真实世界
徐格林,医院
徐教授从血管再通治疗的手段入手,解读了指南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几点细节与体会,同时分享了基于中国患者的BEST介入注册研究结果。指出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方方面面以提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救治水平,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5
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热点之我见
王自然,医院
余例脑梗死静脉溶栓实战经验,通过具体案例,分享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经验,结合相关指南及指导意见,提出需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将静脉溶栓知情沟通中的要求和原则总结为“一个少说、两个慎说、三个不能说、四个要说”,引起了与会同道的强烈共鸣。
6
脑出血「混合征」的预测价值
曹勇军,医院
作了关于脑出血混合征(BlendSign)的预测价值-在Interact研究中验证的精彩报告。曹教授介绍脑出血“混合征”由中国学者首先提出,但其征象在预测脑出血预后方面的价值尚不清楚。曹教授通过总结自己于悉尼大学乔治研究院期间的研究工作,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指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享了关于急性脑出血强化降压试验研究2(INTERACT2)中的数据分析结果。
结语
本次会议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大咖们热情洋溢的演讲和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无不让在场同道大呼过瘾,大家满载而归的同时,也衷心希望丁香园神经病学时间精品学术会议能再次光临苏州。
作为会议承办方,我科多位医生也一展风采,精彩的讲题也引起了热烈反响,希望借助此次学术会议之风,燃起我科中青年医师研究协作的火焰,医院学习,携手并进,扩大影响,医院的行列!
大会图集
辛苦的主持人
年「神经病学时间」第12期(苏州站)
主办方
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丁香园
承办方
医院神经内科
学术精神
实用、开放、平等
对所有参与者及幕后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神经内科
策划|刘春风曹勇军
编辑|石际俊庄圣
审校|刘春风
医院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