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在武汉举行的中国耐多药结核病超短程方案研究启动会上,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谈道,希望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积累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经验,未来可以更好借鉴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控工作之中。同时,昨晚上海市卫健委发布消息,3月25日上海将正式启动60岁及以上人群和在沪外籍人士的新冠疫苗预约接种,张文宏表示,希望有更多市民参与疫苗接种。
“这不是疫苗问题,是人性问题”“去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人问我,疫苗什么时候面世。我当时就说,别问我,到时候出来了你又不打了。”张文宏说,“这其实不是疫苗问题,而是人性问题。一件事物得不到的时候,就容易期待;一旦得到了,特别又是免费可得时,又会有人觉得:为什么要给我?”
他坦言,疫苗诞生至今,全球对于疫苗的争议始终未歇。因此,对于一个新疫苗的面世,大众有各种担忧都是正常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接种后反馈没有问题,也会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它。“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另外一个疫苗接种的必要原因:国际化。”
张文宏介绍,目前,国际上的发达经济体都在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预计今年6月至9月将基本完成免疫屏障的建立,之后,世界开放,互联互通,若我们没有完成足够数量的疫苗接种,将面临很大的风险。“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物理隔离来解决,但未来,若更多经济体实现疫苗接种后群体免疫,我们也必须避免新冠病毒带来的、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不良后果。”
接种率最好能达到80%,上不封顶去年4月8日零时,武汉解封。“当时许多人也在担心:是否安全?我当时就和张定宇院长说,我特别支持开放,不然,长期封闭带来的社会经济乃至市民心理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张文宏说,因此,疫苗作用在现阶段非常重要。那么,究竟群体中需要达到多少疫苗接种率,才能真正构建免疫屏障?
“我们按照数学模型计算,如果新冠病毒传播数以3计算(即1名患者可传染3人),那么需要完成70%的疫苗接种,其保护率才基本达标。但是这是最低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未必够。”张文宏解释,因为疫苗保护率并非百分百,如果有效率为90%,那么接种率还应进一步提高,最好能达到80%,上不封顶。”
“不接种就会吃亏”“也有人问:我不接种又怎么样?那我只能说,不接种就会吃亏。”张文宏说得直白,“大众最为担心的是接种后不良反应,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6万剂次,接种人数正在稳步增长,目前可以基本明确,不良反应都是可以接受的。在这个自媒体发达的时代,如果哪里有接种后的严重不良反应,不是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吗?”他初步估计,随着接种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未来一两个月内,我国或将以每天万以上的接种剂次增加,一个月内可接近接种2亿剂次,民众的信心会大大增加。
张文宏介绍,我国目前主要上市的疫苗为灭活疫苗,其安全性在疫苗各序列中最高,“目前海外使用的mRNA疫苗安全性也是可接受的,我国后续也会引入。”他说道,“大家对卡介苗熟悉吗?它属于减毒活疫苗,比灭毒疫苗的副反应更大,接种后可预防儿童结核病,每个人出生第一天,一针卡介苗、一针乙肝疫苗,大家没的选,都接种了。”张文宏说,有人会问:那么为何如今依旧有结核病发生?“我们要明白,正因有了卡介苗,我们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等,它可以大幅降低重症、死亡的风险,让人均寿命期望值显著上升。”在他看来,如今,新冠疫苗也在起着相似作用。
“我不劝你接种与否,但接种疫苗,在现阶段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张文宏说,新冠病毒未来或成为常驻型病毒,接种不到位,会导致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问题。“为何我们选择现在开放60岁以上人群的接种?因为我国已经获得了该年龄段足够样本的接种数据。”
最后,张文宏为广大市民提出建议,“疫苗接种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在确认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后,确认需要接种的市民应尽快前往接种,也为自己可预见的旅行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来源:上观新闻健康码,将有新变化!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国基本实现“一码通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完善健康码的管理,确保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里,无须本人填报。这些工作各地正在进行中。
毛群安介绍,国家卫健委通过基础数据的互认共享,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等部门,制定了健康码管理与服务的制度,明确了赋码和转码规则,清理规范现有的各类疫情防控码,原则上一个省(区、市)只保留一个统筹建设的健康码,全国目前基本实现了健康码的“一码通行”。为了便利个人申领和使用健康码,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了相关举措。个人凭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显示的“无异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码“绿码”,即可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区、车站、机场、港口、客运站、轮渡和开放运营的码头、医院、公园等地通行,无须申领和出示到访地的健康码。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健康码。各地健康码要完善健康码亲友代办,一人绑定多人等功能,支持用同行家人、朋友的智能手机来代领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太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同时,允许纸质的健康码“绿码”或“无异常”通行。此外,经本人授权,可以通过查询身份证件等方式授权工作人员代查健康码,这样就方便不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设立“无健康码通道”。要加强健康码数据安全管理,坚决防止数据的泄露。新华网综合
新华视点、北京日报客户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