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0-12-7 17:50:21   点击数: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疫苗的发明与接种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对预防控制传染病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今天,年4月25日为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细菌或病毒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注意哪些问题?

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孩子)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为什么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人体免疫反应的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的。疫苗的免疫程序一般包括几个要素:可以接种的最早年龄、需要接种的剂次数、不同剂次之间的间隔、是否需要加强免疫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方能保证发挥疫苗的最佳保护效果,一般原则是:首剂次接种不提前,剂次之间间隔不缩短,及时、全程完成规定的接种剂次。

提早接种了疫苗,是否会对孩子身体有伤害?

提前接种疫苗一般不会对身体有害,但有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了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最好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为何卡介苗要在出生时接种?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卡介苗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杆菌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阻止结核杆菌在人体内的繁殖和播散,因此它对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病高、中等流行地区,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及儿童早期的感染,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易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1岁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将有90%以上的人会变成慢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由此可见,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应当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龄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对于母亲HBsAg阳性所生的新生儿应该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如果该新生儿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如果延迟了乙肝疫苗接种,应该如何进行补种?

若儿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对于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在接种间隔方面,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是如何区分的?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家长应如何为孩子选择接种二类疫苗?

家长在选择接种二类疫苗时可以根据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决定。家长在选择前,还应了解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证及禁忌证。

比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和适宜人群是什么?

由于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流感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

流感疫苗的适宜人群包括:≥60岁老年人,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医院的医护人员,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小学、中学、大学的青少年,公交、商业、银行等公共服务人员,在人员相对集中、且通风条件欠佳环境中工作的人员。

儿童入托前为什么要接种水痘疫苗?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极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传播。托儿所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单位,一旦有一人发病,就会传染其他的儿童。所以孩子在入托前应接种至少1剂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主要适用于1岁或1岁以上的易感人群。水痘疫苗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是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但是,水痘极易在群体中引起暴发,我国每年患水痘的儿童多达数十万。建议适龄儿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水痘疫苗。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关于疫苗了解更多

(↓点击浏览↓)

接种过疫苗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

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的宣传漫画

推文创作

●图文素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内容整理:刘瑞清

●排版制作:倪李

近期热点点击浏览▼

1、发烧出现惊厥怎么处理?李霞副主任做客《健康零距离》为您讲解

2、年聘用制护理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3、首例世界海拔米以上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出院!西安-西藏两地联手,为患儿赢得生机

4、门诊外科这无痛微创手术的技术,歪果仁都慕名前来!

5、全球第3例!我院应用G-POEM术治愈低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

医学知识点击浏览▼

1、超难手术,全新高度,泌尿外科成功切除罕见儿童融合肾肾母细胞瘤

2、死亡率几乎%,只有足够了解它才能正确防范它!

3、8个手指戴10个戒指?多指(趾)这病得这么治!

4、西北首例!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经颈内静脉双腔管置入血液净化技术

5、只咳不喘,可能哮喘?家长需要了解的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医故事点击浏览▼

1、两年坚守,医患同心,携手战胜可怕脑炎

2、生日快乐,笑笑,祝愿你早日康复~

3、官宣:《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宣传片上线,医院的前世今生!

4、力拔山兮气盖世团结一致兮我最强——门诊拔河比赛你第几名?

5、“一名女孩突发疾病,急需医护人员救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wh/10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