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56岁,5年前被诊断为脑动脉粥样硬化,3天前早晨醒来感头晕,左侧上下肢活动不自如,病情逐渐加重,次日左侧上下肢瘫痪,最有可能的诊断是()《病理学》
A.脑出血
B.脑肿瘤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
↓↓
↓↓↓
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的知识点。(2)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常见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D对,ABC错,本题选择D)。
2.患者女性,32岁,体检发现宫颈外口处有一新生物,镜下见宫颈腺小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侵润,可诊断为()《病理学》
A.宫颈息肉
B.宫颈肉芽组织
C.宫颈肉芽肿
D.宫颈炎性假瘤
↓
↓↓
↓↓↓
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子宫颈病的知识点。(2)慢性炎症除一般性和特殊性表现形式外,有时还可形成炎性息肉和炎性假瘤。炎性息肉是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黏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肉芽肿块,常见于鼻黏膜和宫颈(A对,BCD错,本题选择A)。
3.患者女性,68岁,主因胸闷、气短3天入院。体检发现左侧胸腔有大量积液。行胸腔穿刺抽取液体检查:外观呈黄色,细胞数×/L,蛋白含量50g/L,最有可能由以下哪种疾病引起()《病理学》
A.严重营养不良
B.结核性胸膜炎
C.慢性肾炎
D.肝硬化
↓
↓↓
↓↓↓
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知识点。(2)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呈锐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积液量少时仅有胸闷、气促,大量积液压迫肺、心和纵隔,则可发生呼吸困难。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B对,ACD错,本题选择B)。
4.患者女性,23岁,口腔黏膜多发性溃疡。检查时发现双侧额下淋巴结肿大。触摸时有痛感,可能的病理诊断是()《病理学》
A.淋巴瘤
B.淋巴结结核
C.淋巴结转移癌
D.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
↓↓↓
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结的良性病变的知识点。(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年轻女性,具体病因不明。患者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有轻微疼痛,常出现持续发热(D对,ABC错,本题选择D)。
5.脑脊液放置24小时,出现网膜见于()《病理学》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脑肿瘤
D.结核性脑瘤
↓
↓↓
↓↓↓
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病理学-感染性疾病-脑膜炎的知识点。(2)正常脑脊液放置12~24小时后不会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关,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在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D对,ABC错,本题选择D)。
6.正后壁心肌梗死出现特征性ECG改变的导联是()《诊断学》
A.V1-5
B.V7-9
C.V3-5
D.Ⅰ.aVL
↓
↓↓
↓↓↓
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诊断学-心电图-心肌梗死的知识点。(2)正后壁心肌梗死时,V7、V8、V9导联记录到异常Q波或QRS波,而与正后壁导联相对应的V1、V2导联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及T波增高(称为对应性改变)(B对,ACD错,本题选择B)。
更多医学基础知识资料,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