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七步洗手法图示及口诀
一般手卫生方法
一、关于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最常用的操作之一,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二、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内外夹攻大力丸”内: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功(弓):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力(立):将一手五指指尖并拢在另一手的掌心处揉搓,洗净指尖;丸(腕):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结核病健康知识讲座
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2、传染源有哪些?
排菌的患者和动物(主要是牛)。
3、传播途径是什么?
(1)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痰干燥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感染。
(2)消化道传播:饮用带菌的牛奶。
(3)垂直传播:患病孕妇母婴传播。
(4)皮肤伤口感染:如污染的注射器等。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婴幼儿、青春后期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人群因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原因发病率较高。
患糖尿病、硅沉着病(矽肺)、恶性肿瘤以及过度劳累、妊娠等易诱发结核病。
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尤其易好发结核病。
5、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6、怀疑患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市、县(市、区)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市、区)都设医院,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医院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7、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倍左右)。
8、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患者开始规范治疗2~3周,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大多数患者可在家里进行治疗和康复。关心且不歧视肺结核患者可以促进结核病的防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社会都应关心和帮助结核病患者,共同营造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
10、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1)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医院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
(2)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小学生认识疟疾·防治疟疾·享受健康教案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打脾寒”)。
二、流行特征及疟疾防治基本情况介绍:
流行特点:
1、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流行区以间日疟为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三日疟和卵形疟相对较少。
2、我国除海南和云南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3、发病以夏秋季较多,在热带地区较少受季节的影响。
4、随着劳务输出、旅游、人员交流等流动人口的增加,部分地区输入性疟疾时有发生。
三、疟疾是怎么传播的:
疟疾的主要传播方式:“蚊虫叮,疟疾传”
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传染病。蚊子叮咬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
四、疟疾的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一冷二热三出汗,周期性发作”
1、突发型的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
2、寒战常持续20分钟到1个小时,随后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到40℃,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但是神志清楚。发热常持续2~6小时,随后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到1个小时,此时患者自觉明显好转,但常感到乏力、口干。
3、间日疟间隔48小时,三日疟间隔72小时,恶性疟约为36~48小时。
六、疟疾的主要危害:
疟疾的主要危害:疟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破坏大量的红细胞,引起人体贫血,多次发作引起肝、脾肿大,儿童会影响身体发育,孕妇还会引起流产。恶性疟疾常常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出现重症疟疾—“脑型疟”,如不及时抗疟治疗会引起患者死亡。
七、在哪些地方容易感染疟疾:
我国的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江苏等省,因此当我们到这些地区工作、经商、旅游时,注意防蚊、防疟。
八、患了疟疾怎么办?
(一)及时就诊。
(二)及时全程足量服用抗疟疾药,切勿随意服服停停。
八、如何预防疟疾:
(一)预防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措施。
(二)消除蚊虫孳生场所是预防疟疾重要措施。
小结:
1、疟疾是感染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
2、疟原虫是通过一种被称为按蚊的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的。
3、疟疾流行有明显地方性和季节性特点。
4、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5、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是灭蚊、防蚊。
6、疟疾治疗应该规范用药。
基本公共卫生饮水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活动
红光镇小学的全体师生们,大家好!
很高兴与大家在这里共同交流饮水健康的话题,大家都知道,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而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为有水生命才会延续、因为有水万物才生机勃勃。关于饮水我与大家交流以下三点。
一、为什么要饮水(水对人体的作用):
大家都说人就是水做的,因为人体有70%都是水,但是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水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胎儿在母体中水分占90%左右,婴儿时水分占80%左右,一个成年人水分占70%,进入中老年后水分开始逐渐下降,由60%——5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体的衰老过程和水分的丢失过程呈正相关。
那么水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水、关节润滑需要水、体温调节需要水,甚至人体的器官组织的组成都需要水,可以说生命的每一刻都离不开水。那么人体一旦缺水后会发生哪些改变呢?缺水1——2%人就会出现口渴,缺水5%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缺水15%就会出现昏迷,缺水20%就会危及生命。因此,为了生存,首先要喝足水。人的一天要喝多少水呢?每天至少要喝水毫升,其中饮食中含有水分0毫升左右,直接饮水毫升左右。才能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要饮水。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饮水,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
二、如何饮水:
有的同学可能在想,如何饮水?饮水不就是这样(示范喝水),不然还能怎样。我说的如何饮水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饮什么水,二是什么时候饮水。我们先来说说饮什么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认为好水必须具备以下五点:
1、洁净的,无毒、无菌的;
2、是弱碱性的,PH值在7.45—8.45之间;
3、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如:钙、镁、钾、钠等;
4、小分子团水,由5——7个水分子组成的,特点溶解力强、渗透力强;
5、含有负电位,可以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导致人体衰老的元凶)。
同学们可能一时难以记住,即使记住也难以分辨我们所饮的水是否具备以上五点。那到底该什么水?简言之就是清洁的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清洁的水主要有三种,一是开水,二是像这样(举起手中的矿泉水)瓶装水,也包括我们我们家里用的桶装水,三是有条件的家庭安装净水机后,经净化的水。现在就是什么时候饮水的问题。一、每天早上空腹饮用——毫升,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胃功能;二、下午2——3时饮用——毫升,因为人在下午时容易出现疲劳、困倦、血粘的现象,如果这时饮用,可以起到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三、睡前饮用毫升,因为人在睡眠时新陈代谢是减慢的血液黏度是高的,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都在夜间发生,在睡前饮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上面说了这么多,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一些不正确的饮水:
1、水对人体很重要,每天喝水越多,对人体越好;
2、口渴了才喝水;
3、剧烈体力活动后,感到特别口渴,一次喝很多水;
4、直接饮用自来水或河湖水或井水。
关于健康饮水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阳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