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结核性脑膜炎 >> 症状体现>> >> 宝宝发热了

宝宝发热了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6-12-1 1:24:07   点击数:
 

作者李清晨:医院外科医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发热是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儿科医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大多数宝宝发热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也就是说,可以不治而愈),但应注意与其他重症感染所致发热的鉴别。

一般来说,活泼的,能正常玩耍和进食的患儿,不会有严重的感染症状,这种时医院就诊,可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退热药(安瑞克之类的),在这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但由于像感冒这类情况引起的发热往往有一个病程,发热的情况不会立刻好转,很多家长就沉不住气了。其实只要患儿没有明显的异常,能吃能玩能睡,即使有发热,自行在家观察3天左右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伴有其他异常,须立即就医

少部分患儿除发热而外,还伴有其他异常,比如反应迟钝、打蔫、前囟隆起、剧烈呕吐、抽搐、呼吸困难等就不能掉以轻心了,必须立刻就诊。

医院以后,通常首先会要求测量体温(多为腋窝温度),医学上根据不同的体温有如下区分:低热37.3℃~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但普通人常见的情况是,只要发热不管多少度都跟大夫说:“我们孩子高烧!”这个叙述对医生来说是不够的,医生必须知道准确的体温。

然后就是医生要对患儿进行一番体格检查,比如压舌板看喉咙,听诊,查看患儿皮肤是否有皮疹、破损,神经系统查体等等,同时医生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大串选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心内膜炎?猩红热?败血症?幼儿急疹?手足口病?肺炎?川崎病?……当然人脑不是计算机,不会简单机械地做排除法,而是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重点排查。

比如说根据典型的皮疹结合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就可以首先考虑到猩红热或幼儿急疹等。如为前者,需要应用抗生素,猩红热为A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机型呼吸道传染病,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同时要预防并发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风湿热;如为后者,那就简单的多了,因为幼儿急疹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其特点是持续3天发热后,热退疹出。

相比疾病后果,辅助检查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辅助检查,比如当医生开出胸片的检查时,家长会问:这个有辐射么?这个当然有,可问题是,如果没有必要谁会去接受这个辐射呢?我在临床上遇到过许多听诊听不出异常,结果胸片提示肺炎的情况,相比于漏诊肺炎的严重后果,胸片带来辐射的风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通常像超声、X线、CT、采血这些检查,多数家长是不怎么抗拒的,但因恐惧和无知而拒绝腰椎穿刺术的就不在少数了。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这个操作技术含量不低收费却不高,很多心疼孩子的家长仅凭自己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就拒绝这个检查,未免太不明智。不少网友说这个操作有导致瘫痪的风险。其实对一个合格的医生来说,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就跟一个健康人喝水呛死的概率差不多,而且所有有创的检查,医生都要权衡“病人获益/创伤比”,如非必要没有人会建议这项检查。

医院被要求做腰椎穿刺术,而后来在另一家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很多人不解,惊问其故。医院一方的声音,我只能根据患儿家属的一面之词做如下推断:前者医生在对患儿查体时,可能认为患儿有神经系统的问题,比如查到了颈强(脑膜刺激征的一种,我们根据最后的结果反推之,可认为此时查出的颈强为假阳性),可随着病情的变化(小儿病情变化快,好转得快,恶化得也快),医院,由于诊室安静患儿配合,可能颈强就查不出来了,自然就无需考虑腰椎穿刺的问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病情总是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不同的医生在不同的时段内对同一病人作出不一样的判断,太正常不过了。

那个家长所以能够在患儿发热的时候“货比三家”,其实最关键的原因是:病得太轻。如果真的是个重症(比如爆发性脑膜炎),这么瞎折腾一通,孩子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简言之,发热这种情况,如为感冒等自限性疾病,可以自行在家处理,如果不是(或者不会判断,傻傻分不清楚),请及时就医,就医请配合,不要胡乱猜疑抵抗。

附注:编辑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给李清晨医生打了一个电话,很开心他同意转载,在这里表示深深感谢!

特别声明:本







































鍜ㄨ鐧界櫆椋庝笓瀹?
寰椾簡鐧界櫆椋庤鎬庝箞娌荤枟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zztx/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