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运撞上流感,返乡er快来收藏这3大预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4/1/1 14:50:11   点击数:
 

最近流感来袭,弈赔的不少同事都换上了“迷人的深沉嗓音”、“俊美的章鱼哥同款鼻子”、“闪着水光的卡姿兰大眼睛”。前久我妹妹她们班更“有趣”——一天感冒十来个,几天下来整个班都去挂了水,她算最后一批……

幸好现在小学基本放假,孩子待在家也最大可能避免了交叉感染。但是,马上就是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潮就要来袭,而大部分朋友都要回老家过年,过年期间免不了走亲访友。

请问,你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了吗?

1流感和普通感冒一样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有潜伏期1~3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以到7天。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

虽说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看起来很相似,但是流感可能导致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诸多并发症,每年都有流感致死的案例发生,必须引起重视!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别是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ARDS。

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今年流感高峰正好跟春运高峰重合,如果之前没有种过流感疫苗,现在打疫苗可能会来不及(打完2周后起效)。我们还能做哪些防护工作呢?

2确认流感的传播途径

常见的有三种途径:

1.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2.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针对第一条飞沫传播,最简单经济、能马上做到的措施就是戴口罩,隔绝传播渠道。这里的口罩,不是普通棉布口罩(具体会在第四点详细解释)。

针对第二条接触传播,我们建议弈赔的朋友们“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除此之外,记得室内通风和个人保暖,别“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接下来,我们来重点讲一下口罩和洗手。

3都知道要洗手,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洗手

都知道病从口入,但总有人笃定“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都知道要勤洗手,但抓住“勤”字精髓的没几个;都知道六步洗手法,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没几个。

洗手时机:饭前便后、触摸眼鼻口之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触摸公共设施、外出回家后......

洗完手记得用纸巾擦干,关水时记得拿纸巾垫住开关,以免“白洗了”。

“我觉得我刚洗完手,洗手太勤会损伤手吧?”

“这天太冷了,洗五根手指头就差不多了。”

“我过年总会有几场麻将应酬,吃的喝的就放旁边,我总不能打一半出去洗个手再回来吃吧?那我手气都没了。”

“……”

朋友啊,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效率”而放弃“稳妥”,而且这“效率”是否是“高效”还两说呢?

不如老老实实洗手,健健康康过年。

附六步洗手法:

洗手到底几步?三步、五步、六步、七步?

4都戴口罩,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戴口罩

1.选口罩:生活中常见的口罩分3种: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防霾口罩。就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来说,后两种无显著差别。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并不日常出入高危场所,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就好。N95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注意,购买口罩时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2.戴口罩前记得洗手,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洗手方式请参考上一条。取下口罩时,也记得用肥皂水或酒精洁手液洗手。

3.戴口罩前请分清上下和内外。有金属条的一段朝上,负责卡鼻梁。颜色深的是外侧,颜色浅的是内内侧。

4.别拆开就往脸上盖。

这和普通的棉布口罩不一样,不是纯装饰或保暖,戴的时候要仔细遮盖口鼻并系牢(压紧金属条使紧贴鼻梁),尽量减少口罩与脸之间的空隙。还有,别戴反了!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5.记得定期更换,这是“一次性口罩”,最好使用2-4小时就更换一次。使用时间过长,口罩的过滤效果可能就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了。

5补充讲两点

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病后的累赘却是家人的。重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你的家人。

不管最近流行的是甲流、乙流还是其他,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首要事就是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个人及家庭成员保护。

尽己事,听科学。不信谣,不传谣。

END

本文致力于公益科普,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zztx/13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