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故事惊心动魄2小时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8-4 13:54:06   点击数:
 

市公卫中心结核五科病房,一个平常的夜晚,夜班护士李官敏刚与中班护士马莉娟进行完交接班,此时的病房看似宁静……

“滴铃铃铃!”一阵急促的呼叫铃声打破了平静。这个时间点响铃很可能意味着患者病情发生了变化!夜班护士李官敏凭借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做出了判断,她立即赶往响铃病房,发现7床患者方某正在咯血。

此时患者已口唇紫绀,垃圾桶里也满是鲜血,李官敏意识到,患者可能发生了大咯血,亟待抢救,于是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中班护士马莉娟。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让患者头偏向一侧,轻轻将血咳出,并迅速为患者建立起两个静脉通道,采取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为患者吸氧、安置心电监护、测血压。

很快,值班医生李林阳赶到现场,立即评估患者情况,患者此时咯血量约ml,兼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只有67%,情况十分危急。李林阳医生与护士立即作吸痰、止血等处理。经过数分钟的抢救,患者咳血情况有所好转,但呼吸困难却未见改善,且患者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还是升不上去,患者的生命仍危在旦夕!李林阳医生当机立断,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紧急会诊,准备气管插管。

重症医学科医生罗亚东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即刻为患者行气管插管。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此时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两个科室的医务人员通力合作,忙而不乱,凭借精湛的技术与熟练的操作在病床前展开一系列救治举措。

终于,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医务人员将命悬一线的患者从死亡边缘给抢夺了回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开始慢慢回升,生命体征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终于上升到了90%。”看着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一点点升上去,医务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大家的额头能看到明显的汗珠。对于中班护士马莉娟来说,她早已忘记了原本的下班时间。尽管有些忙碌疲惫,但大家还是很欣慰。“能让患者化险为夷,加一点班也是值得的。”马莉娟表示。

2个小时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护士李官敏与值班医生李林阳将患者转运到ICU进一步治疗。

抢救患者,加班加点,这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不辞辛劳,不计报酬,这是公卫人无私的胸怀。

简介·结核五科

市公卫中心结核五科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是中心重点发展科室之一,承担了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任务,开设住院病床70张。

科室以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介入诊治(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冷冻活检、冷冻治疗、高频电刀、球囊扩张、氩气刀、支气管镜导管滴药等),结核合并病毒性肝炎、抗结核药物诱导性肝损伤、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真菌感染)、肺结核合并慢阻肺、呼吸衰竭等疾病治疗为特色。经过长期的专科治疗和临床科研,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介入治疗、结核合并病毒性肝炎、抗结核药物诱导性肝损伤、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前常规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镜下滴药、黏膜下注药、冷冻冻融、高频电刀、氩气刀、超声支气管镜、微波、球囊扩张介入技术。已成功开展了数百例气道介入治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认可度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科室

专家介绍

孔祥华,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从事结核病诊疗工作29年。专业方向:气管镜介入治疗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对肺结核、肺外结核、以及结核病合并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初、复治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等,对结核病合并心衰、高血压、糖尿病、矽肺等合并症及气胸、大咯血急危重症抢救及治疗有丰富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现任重庆市公卫中心结核五科主任,科室特色:气管支气管结核、耐药气管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担任:

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药物试验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委员

医院协会传染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防痨协会理事

辽宁省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质控中心专家

辽宁省免疫学会委员

辽宁省特病鉴定专家

每周一全天门诊。

文:结核五科李官敏

图:肖清平

编辑:沈思言

审核:刘奉凤张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zztx/11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