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8日星期三
作者:张立杰刘宇红高静韬陈梓李亮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引用本文:张立杰,刘宇红,高静韬,等.世界卫生组织年《整合版结核病指南模块四:耐药结核病治疗》解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4(4):-.DOI:10./cma.j.cn-0709-.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于年6月发布了《整合版结核病指南模块四:耐药结核病治疗》,基于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短程和长程治疗方案提出了新的建议。本文就新指南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与版《耐药结核病整合版治疗指南》相比的主要变化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相关指南规范以及耐药结核病诊疗现状进行分析,为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以及相关指南的更新提供依据。
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的《整合版结核病指南模块四:耐药结核病治疗》[1](简称“版指南”),这是WHO继年8月发布《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ultidrug-orrifampicin-resistanttuberculosis,MDR/RR-TB)治疗重大变化的早期沟通》[2]、年12月发布《MDR/RR-TB治疗指南》[3]、年3月发布《耐药结核病整合版治疗指南》(简称“版指南”)[4]之后,再次对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关怀和管理提出新的建议。WHO近年对指南更新的频率明显密集,凸显出了耐药结核病治疗的瓶颈问题及其在整个结核病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主要变化进行解读,并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作为WHO结核病研究和培训合作中心连续两次参与WHO耐药结核病指南(版、版)制定的体会,以及我国现行耐药结核病相关指南规范以及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旨在基于循证的依据,对先进、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国际共识进行思考和吸纳,为我国结核病规划特别是耐药结核病诊疗防控提供参考。一、版指南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近10年来,WHO发布了10版耐药结核病相关的循证指南性文件。指南的更新方式从既往的不同技术领域单独发布和更新的模式,趋向指南和政策建议的高度整合。从年3月发布“整合版结核病指南模块一:结核病预防性治疗”[5],到6月发布“整合版结核病指南模块四:耐药结核病治疗”,所有新发布的模块都明确说明其作用是取代WHO之前发布的该技术领域的所有指南和建议。似乎WHO指南的发布方式正在转向“一部指南、多个模块、高度集成、协调统一”。笔者认为这个变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每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都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组成部分,是不能割裂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整合的指南更突出不同模块之间的协调一致和互补,也更方便每个模块作为相对独立技术领域的及时更新换代。版指南的制定承袭了WHO指南严谨的循证过程,通过对一系列已经发表的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由WHO召集的指南制订小组审慎地采用国际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o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