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3-13 15:58:42 点击数: 次
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反应,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可用于严重感染所致的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治疗。糖皮质激素的用药原则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的同时,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加重,对一般感染或轻症感染,原则上不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严重感染所致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某些特定治疗目标,糖皮质激素可改善其预后,减轻某些特定的损害,可以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激素的应用原则上应限于严重感染、症状凶险、组织破坏严重,并伴有中毒或休克症状等严重急性感染的危重患者。大剂量应用激素常可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炎症,保护心和脑等重要器官,减少组织损害,从而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型肺炎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可加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病毒性的疾病如急性肝衰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重症流行性感冒肺炎呼吸衰竭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所有感染性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皆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某些重要器官或要害部位的炎症,虽然感染程度并不严重,但为了避免组织黏连或瘢痕形成,也可考虑早期应用激素,以减轻症状及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例如结核性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损伤性关节炎、睾丸炎、虹膜炎、角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等。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注意事项激素药品种类繁多,用量、用法及疗程长短应根据不同疾病和病情轻重而定。总的原则:在抢救严重危及生命的适应证时,一定要用足量,为使患者及时度过危险期,可采用短期冲击疗法,病情好转稳定后务必逐渐减量或停药;对停药后易复发的疾病,疗程要足,可口服者应尽量避免其他途径给药;可短期用药者不长期用药。具体来讲,激素使用要注意如下几方面:适应证、用药时机、剂量、疗程及毒副反应等。其中,用药时机非常重要,一旦适应证出现可尽快使用,如果错过时机,病情加重以至难以挽救阶段,使用激素将徒增不良反应,且疗效不佳。[1-2]禁忌证下述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将使感染扩散、病情恶化:①水痘;②牛痘疹;③单纯疱疹及疱疹性角膜炎;④真菌感染;⑤对不明原因或不明诊断的感染或无有效抗生素控制的重症细菌性感染以及一般性传染病等亦属禁忌。药物选择常用的有口服片剂如甲泼尼龙、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及供肌肉或静脉注射的针剂如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无论口服或注射均易吸收,因口服方便,故应以口服为主,在患者病情危重时,则以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泼尼松口服后必须经肝脏转化为泼尼松龙,才具有药理作用。在严重肝病时,其功效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应使用甲泼尼龙。[3]参考文献[1]陈志海.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3(1):-.[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8(2):增录2a-1-32.[3]娄国强.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刊,,47(1):92-94.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