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的课哟,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大锅哥哥
郭迎凤依旧准备了大福利放在后面哟1原题复述部分
一、名词解释(5*5)
1、利特尔动脉从
2、咽隐窝
3、颈动脉三角
4、前庭
5、OMC
二、选择题(5*3)
1、分泌性中耳炎的压力纯音图类型---C型?(此题答案不确定)
2、鼻骨骨折修复时间窗:14天内(一周以后,两周以内)
3、面神经管哪段最容易损伤:鼓室段
4、这个真的想不起来了,但是肯定是之前的原题,大家把之前的原题好好看一下哈~
5、鼻腔供血的主要动脉:蝶颚动脉
三、简答题(4*10)
1、气管切开的手术适应症
2、危险三角区原因
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4、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切除适应症
四、病例(20分)
1、初步诊断
左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
2、诊断依据
症状体征检查(体力测试CT)
3、鉴别诊断(至少写三个)
中耳癌,慢性鼓膜炎,结核性中耳乳突炎
4、治疗计划
我写的是:1、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听力2、尽早乳突手术治疗3、原则:清除病变重建听力力求干耳
2来自一只巨蟹座的学姐的碎碎念
表示小学期的课完全没有心思听啊啊啊啊啊,耳鼻喉真的只能靠速成。。。(说的好像剩下的几科不是速成的一样)
整体来讲考的相当温和(近年来的耳鼻喉已经褪去了早年间的戾气,愈发的温柔了)
大的变动算是病例题,一直备受宠幸的:急性会厌炎,鼻咽癌等都被打入冷宫,建议考试之前去找教干之类的套套题~说不定会有小惊喜哦~
口腔主要靠刷ppt(尤其是ppt的红字,真的是太重要了)复习资料的话比较推荐下面这一份,覆盖点比较全。当然啦,目前来讲最全的就是大锅哥哥整理的附在最后的这份资料~~~大家直接拿去就好~
7.最后附上我自己整理的按照考频排序的名词解释(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腺样体面容
OMC
利特尔动脉从
颈动脉三角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
声门裂
咽隐窝
半规管
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
任克间隙
固有鼻腔
感音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
鼻周期
前庭
咽丛、
OSAHS
听阈
咽峡
bezold脓肿
变应性鼻炎
声带小结
突发性耳聋
标横线的是虽然没考过,但是我觉得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名解
选择和填空的话看大锅哥哥整理在下面的就好啦,当然,基本上每年都有新题出现~祝福大家能像我们这届一样木有新题。
简答的话:
简答
1、气管切开的手术适应症
2、危险三角区原因
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4、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切除适应症鉴别诊断
5、喉癌的表现
6、鼻咽癌的表现
7、急性会厌炎的治疗原则
8、鼓膜分区
9、慢性鼻-鼻窦炎的定义和分类
10、喉梗阻分级以及相应的治疗
11、中鼻甲应用解剖
P.S.频率的这个不一定准,只是给像我这样临时抱佛脚的亲一点儿方向~
12h速成耳鼻喉:任务完成!
超级大干货!!!来自大锅哥哥的浮力大锅哥哥特意强调不保证正确啊啊啊耳鼻喉复习题1.咽后间隙
位于颈深筋膜中层(颊咽筋膜)和颈深筋膜深层(翼筋膜)之间,此间隙上至颅底,下达第1,2胸椎平面,中间由咽缝分为左右两侧
2.咽旁间隙
位于咽后间隙外侧,相隔颈深筋膜中层
外界是翼肌和腮腺包膜,后界是椎前筋膜和颈椎的横突,是最易发生感染的间隙
3.任克间隙
潜在的微小间隙,左右各一。位于声带游离缘下层和声韧带之间,占声带游离缘全场。正常是难以辨认,炎症时上皮下层水肿,该间隙扩大。声带息肉易于此形成
4.感音神经性耳聋
由于耳蜗螺旋器毛细胞以及听神经以上通路受损,致声音的感受、神经传导及皮质功能障碍者,称感音神经性耳聋
5.半规管分为骨性和膜性两部分
依据所处方位,三个半规管分别叫做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
膜半规管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
6.OMC(窦口鼻道复合体)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临近区域内结构,如钩突、筛泡、中鼻甲、半月裂孔、前组筛窦开口、额窦开口与上颌窦自然孔等
7.传导性耳聋
声音在外耳和中耳传导径路上任何结构与功能障碍,都会导致传入内耳的声能减弱,造成的听力下降称为传导性耳聋
8.固有鼻腔
前起自鼻阈,后止于后鼻孔,有内侧、外侧、顶、底四壁
内侧壁:鼻中隔
外侧壁:由筛窦、上颌窦的内侧壁以及自下而上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下中上鼻甲构成
顶壁:前向后的穹窿,前段鼻骨、额骨鼻突,后端蝶窦前壁,中段筛板
底壁:硬腭
9.咽隐窝
在咽鼓管圆枕后上方,呈圆锥形深隐窝。
紧邻破裂孔,是鼻咽癌最常见的原发部位
10.颈动脉三角
上界为二腹肌后腹,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上腹,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舌骨下区的上份。
颈总动脉在此分为颈内和颈外动脉
11.利特尔动脉丛
鼻腭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层与筛前、后动脉的鼻中隔支,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吻合形成丰富的动脉丛
利特尔区
鼻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的血管丛,称利特尔区
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12.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炎、鼻窦炎病人鼻腔炎性分泌物倒流,经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对咽部粘膜造成刺激,引发咽部不适,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
13.腺样体面容
儿童口张、唇上翘、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暴露而参差不齐,面部两侧扁平、宽阔,精神不振,表情迟钝,说话带闭塞性鼻音,即腺样体面容
见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和长期闭塞音
14.慢性鼻-鼻窦炎
鼻与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伴或者不伴鼻息肉
15.鼻周期(生理性鼻甲周期)
正常情况下,两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呈规律的交替性变化,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
生理意义在于促进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也有人认为它可使鼻黏膜在与外界解除的过程中有休息机会
16.鼻前庭
位于鼻腔最前部
前界即前鼻孔,由鼻翼的游离缘、鼻小柱和上唇围绕而成
后界为鼻内孔,即由大翼软骨外侧脚的上缘处的弧形隆起——鼻阈和与之相对应内侧的鼻中隔和外下的鼻底共同围成,是鼻前庭的最狭窄处
外侧壁为鼻翼内面
内侧壁为鼻中隔最前部——鼻小柱
17.声门裂
两侧声壁之间的裂隙,生门下腔入口,是喉腔最狭窄处。
位于两侧声襞、勺状软骨底的内侧缘、声带突之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
18.咽丛
咽的神经来自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咽支及交感干的颈上神经节咽支,在咽外壁内形成咽丛
19.咽峡
由悬雍垂、腭舌弓、腭咽弓、舌背、软腭游离缘功能组成的环形狭窄部
20.Bezold脓肿
颈部最常见的脓肿,乳突尖部骨质破坏,脓液积聚于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之间
21.听阈
能引起人耳听觉的最小声强值
22.Osaha(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患者特点:由于睡眠过程中咽部的阻塞、狭窄导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并引起睡眠紊乱和低氧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23.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一种由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或呈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的慢性炎症
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为主要特征
发病与遗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机体免疫应答紊乱有关
24.咽扁桃体(腺样体、增殖体)
位于鼻咽顶部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基底部,在儿童6-7岁时显著,10岁以后逐渐退化,并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
25.咽鼓管咽口
位于下鼻甲平面后端后1-1.5cm,高出鼻底平面约1cm,略为三角形,其后上位一个圆形突起,名咽鼓管圆枕,为咽鼓管软骨末端突起所形成
26.眩晕
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27.耳石危象
患者突然倾倒而神智清楚,偶伴眩晕,又称发作性倾倒
28.莱姆瓦耶发作(lermoyesattack)
表现为患者先出现耳鸣与听力下降,而在一次眩晕发作之后,,耳鸣和眩晕自行缓解消失
29.咽淋巴
为咽粘膜下丰富的淋巴组织所形成,呈环形排列,主要有舌扁桃体、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小结构成内环,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构成
30.声带小结
双侧声带中1/3交界处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
表现为局限性粘膜肿胀或结节样突出,双侧对称
多见于成年女性或学龄期儿童,特别是男孩
31.突发性耳聋
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天内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30dBHL
32.耳前切迹
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名耳前切迹,此处无软骨链接,在此处做手术可直达外耳道和乳突骨面,而不会损伤软骨
33.光锥
自脐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34.梅尼埃病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例特征的内耳病。
病程多变,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
35.危险三角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两口角连线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简答
1.鼓膜分区(2部、4象限、3层结构)
①2部:鼓膜边缘略厚,大部分借纤维软骨环嵌附于鼓沟内,名紧张部。其上方鼓沟缺如的鼓切迹处,鼓膜直接附着于颞骨,较松弛,名松弛部
②4象限:沿锤骨柄做一条假象直线,再沿鼓膜脐做一条与之垂直的直线,将鼓膜分成前上、前下、后上、后下
③3层:外为上皮层,中为纤维层(松弛部没有),内层粘膜层
2.慢性扁桃体炎鉴别
①扁桃体生理肥大:多见于小儿和青少年
常无自觉症状,无反复炎症发作病史,扁桃体光滑,咽隐窝清晰
②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隐窝口上皮过度角化所致
出现白色尖形砂粒样物,不易拭掉
③扁桃体肿瘤:
良性——单侧乳头状瘤;恶性——鳞状细胞癌、淋巴肉瘤
3.慢性鼻窦炎08南昌会议定义,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与鼻窦粘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w,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分类:
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
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主要症状:鼻塞、粘性或脓性鼻涕
次要症状: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腔检查:来源于中鼻道、嗅沟的黏脓性分泌物,中鼻道粘膜充血、水肿或有鼻息肉
CT: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道黏膜病变
治疗:抗炎-糖皮;抗菌;减充血药;促粘液排出药;全身抗组胺药;中药;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
手术
4.颈部分区
以胸锁乳突肌为标志
①颈前区(颈前三角)
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②颈外侧区(颈后三角)
5.气管切开术适应症
①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
②下呼吸道分泌性梗阻
③有些头颈部大手术,做预防性气管切开
④有些全麻手术
6.面部危险三角区原因
鼻疖易发生于危险三角区内
该区域是指鼻根至两侧嘴角的区域
特点:血管丰富,静脉无瓣膜,血流可双向流动
当疖肿被挤压或不慎撞击时,压力猛增迫使脓栓沿局部小静脉至内眦静脉,进而经过眼上下静脉逆向流动汇入静脉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7.鼻咽癌临床表现
鼻出血:因肿瘤表面坏死所致,早期多表现为涕中带血丝,如晚期可能有较多血
鼻塞:肿瘤阻塞后鼻孔时可出现鼻塞,多为单侧性,肿瘤较大累及双侧后鼻孔时,可出现双侧鼻塞。
耳鸣、耳聋、耳堵闷感:肿瘤侵犯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鼓室负压及中耳积液
头痛:因神经反射或肿瘤破坏颅底累及三叉神经所致,多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
颈淋巴结肿大:早期即可发生。常发生在颈深上淋巴结群,开始为一侧,迅速增长固定,可发展为双侧,肿大的淋巴结无疼痛
脑神经症状:肿瘤压迫所致。较多受累的是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
远处转移症状:肿瘤晚期可转移至神经各处,肺、肝、骨等多见,出现相应症状
8.列举中耳炎/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每个举例4个或以上)
(1)颅外并发症
①迷路炎(局限性、浆液性、化脓性)
②耳后骨膜下脓肿
③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④周围性面瘫
(2)颅内并发症
①硬膜外脓肿
②耳源性脑膜炎
③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④耳源性脑脓肿
9.简述喉癌的临床表现
①症状:
声音嘶哑、喉痛、咳嗽、咯血。
②体征:
大体:菜花型、溃疡型、结节型及包块型。
触诊: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喉体是否增大,颈前软组织和甲状腺有无肿块。
辅助检查:喉镜、喉部CT及MRI。
10.慢性扁桃体炎手术切除适应症
①慢性腭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②曾有扁桃体周脓肿病史的患者
③腭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如成人、小儿OSAHS
④慢性扁桃体炎疑为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
⑤不明原因长期低热
⑥各种腭扁桃体的良性肿瘤
⑦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
11.中鼻甲应用解剖
中鼻甲属筛骨结构,分为水平部和垂直部。
水平部后端向外侧行走附着于纸样板称为中鼻甲基板,是前后组筛窦的分解板。
垂直板上起前颅底筛板,下至鼻腔中部
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为钩突,后上者称为筛泡。两者之间有一个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
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称为筛漏斗
12.喉梗阻分度及治疗原则
(1)分度
I度:平静时无症状,哭闹或活动有轻度呼吸困难。
II度:安静时也有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缺氧症状不明显。
III度: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响,三凹症明显,因缺氧发绀、烦躁、不易入睡、脉快、血压升高。
IV度: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缺氧,病人坐卧不安、出汗、脸色苍白或紫绀。
(2)治疗
Ⅰ度:1)对因治疗2)抗感染消肿3)密切观察
Ⅱ度:1)对因治疗2)抗感染消肿3)气管切开准备
Ⅲ度:1)气管切开 2)对因治疗
Ⅳ度: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13.喉的分区
喉腔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声门上区:位于声带上缘以上,其上口通喉咽
又分为喉前庭:喉入口与室带之间
室带:位于声带上方,与声带平行
喉室:位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腔隙
声门区:位于声带之间
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缘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14.急性会厌炎治疗原则
急重症,起病急,发展迅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治疗:
①高度重视,准备抢救
②立即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消除水肿
③注意全身情况
④脓肿切开
⑤床边准备气管切开
15.变应性鼻炎分类和分度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由尘螨、蟑螂变应原引起
季节变应性鼻炎:花粉和真菌孢子引起
ARIA根据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分为:
间断性变应性鼻炎——每周少于4天或发作时间少于4周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每周多于4天或发作时间多与4周
ARIA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度:
轻度—轻度症状,无睡眠障碍不影响日常休息、学习生活等
中-中度—中重度症状,影响睡眠、日常生活、休息、学习、工作等
16.耳聋分类
①按病变性质和部位:器质性——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型
功能性——神经性/癔症性、诈聋/伪聋
②按发病时间:先天性和后天性
③按语言功能:语前聋和语后聋
17.扁桃体周脓肿诊断与治疗
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穿刺为确诊手段
治疗:
脓肿形成前的处理:选用足量光谱抗生素及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同时可用局部冷敷、止痛药对症治疗
脓肿形成后的处理:穿刺抽脓、切开排脓
扁桃体切除术:脓肿消退两周后进行手术
18.急性鼻窦炎症状
(1).全身症状:常继上感或急性鼻炎之后
出现畏寒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不振
小儿可有呕吐、腹泻、咳嗽症状。(2).局部症状:①鼻塞;②多脓涕③嗅觉减退(3).局部疼痛(4).头痛:其特点是:头面部胀满和压迫感①部位性:前组鼻窦——位于头颅表面;后组鼻窦——于头颅深部。②时间性:额窦——呈周期性,上午重,下午轻。上颌窦——上午轻,下午重。
体征:
一般检查:红肿压痛叩击痛
鼻咽喉部检查:前组中鼻道积脓,后组嗅裂积脓
鼻内镜
穿刺冲洗
X线CT
19.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机制
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葡、变形杆菌、III型肺炎球菌
进入中耳的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血行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
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恰当及时的治疗,或由于致病菌毒力强,机体抵抗力若而导致
②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达鼓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者,未经有效治疗而延续为慢性病程
③咽鼓管长期阻塞或功能不良,鼻咽和咽部慢性病变
20.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分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特点: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骨膜穿孔;听力下降;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急性坏死性中耳炎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咽鼓管功能障碍
致病菌:变形杆菌、金葡、厌氧菌、混合感染等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听力
病因治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①单纯型
局部点药,禁用耳毒性药物,少用粉剂
鼓膜修补,长期不愈合、干耳一月以上、咽鼓管功能正常
②骨疡型
点药治疗 引流通畅
清除肉芽或息肉 注意保护面神经及听骨
乳突手术 清除病变、通畅引流、保存听力
③胆脂瘤型
尽早乳突手术治疗
原则—清除病变,重建听力,力求干耳
鉴别诊断:
单纯型(静止期)
骨疡型(活动期)
胆脂瘤型
耳流脓
多间歇性
持续性
持续性,如脓量过少或穿孔处为痂皮覆盖,则为间歇性
分泌物性质
粘液性或粘脓性,无臭
脓性,带血丝,臭
脓性,可含“豆渣样物”,恶臭
听力
一般为轻度传导性聋
多为较重的传导性聋,亦可为混合性聋
听力损失可轻可重,晚期可为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鼓膜鼓室
紧张部中央性穿孔
鼓室粘膜光滑,可轻度水肿
紧张部大穿孔或松弛部边缘性穿孔
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
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可见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恶臭
骨部外耳道后上壁可塌陷
乳突X片或颞骨CT
无骨质破坏
中耳有软组织影
骨质破坏,边缘浓密,锐利
并发症
一般无
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常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21.分泌型中耳炎
①主要特征:传导性聋和中耳积液,中耳非化脓性炎症
②症状: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
③检查
鼓膜:充血、内陷、活动受限、鼓室积液(鼓膜黄橙色,液面气泡)
听力检查:传导性聋波动,声阻抗平坦型(B型),高负压型(C型)
病例/论述
1.21岁男性主诉咽部疼痛6小时,呼吸困难1小时急诊入院,6小时前晨起咽部疼痛,以为感冒在外院拿感冒药服用,症状无缓解,1小时前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39.1,脉搏96,呼吸困难,喘鸣,四凹征,一般情况差,烦躁不安,出汗,扁桃体不大,会厌舌面充血肿胀成球状,声门不可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
急性会厌炎
诊断依据:
鉴别: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白喉,会厌囊肿
诊疗:抗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足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③会厌脓肿形成后,可在吸氧、保持气道通畅的情况下脓肿切开
④呼吸困难、晕厥、休克时气管切开
2.原题:急性会厌炎喉梗阻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
3.试述喉梗阻出现呼吸困难的分级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4.喉癌
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年男性,右耳流脓伴听力下降1年余。
查体:右耳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味臭,鼓膜松弛不可见白色上皮样物,清理后可见穿孔。
纯音测听为传导性听力下降
初步诊断?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骨疡型)
填空
急性扁桃体炎首选(抗生素)治疗,用药(青霉素)
鼓膜三层结构(外为上皮层,中为纤维层,内为粘膜层)松弛部没哪一层(纤维层)
OSAHS并发症——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卒中、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变应性鼻炎两个条件——过敏体质、过敏原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
声带本身的肌肉——甲杓肌
食管异物症状——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呼吸道症状,刺破感染和继发性脱水营养不良等
食管异物临床症状——病史;吞咽困难;疼痛;呼吸困难;食管异物体征;
并发症体征;X线
气管异物一般特点——呛咳、呼吸困难
气管异物首发症状——异物较大:呼吸困难;异物较小:持续性或阵发性呛咳
卵圆窗—镫骨板—内耳相通,圆窗(蜗窗)—圆窗膜—内耳
咽部间隙——咽后间隙、咽旁间隙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是同一类疾病
食管4处狭窄——入口、主动脉弓水平、气管分叉水平、膈肌食管裂孔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
鼻中隔出血区——利特尔动脉从(利特尔区)
慢性鼻鼻窦炎分类——伴鼻息肉型、不伴鼻息肉型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
分泌性中耳炎的压力纯音图类型——传导性聋,B型声阻抗平坦型,C型高负压型
声带小结好发部位——前中1/3交界处
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额窦引起头痛的特点——眶上额部痛,晨起后头痛,午间最重,夜晚消失
筛窦——局限在内眦和鼻根深部,周期性与额窦类似
蝶窦——颅底或眼球深部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也可出现枕部痛。晨轻午后重
前庭窗——前庭阶,蜗窗——鼓阶
鼻窦四组——上颌窦(5壁,后外);筛窦(6壁);额窦;蝶窦
前组鼻窦——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开口中鼻道
后组鼻窦——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上鼻道
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细菌侵入中耳??
鼻咽部上皮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口咽和喉部是(复层鳞状)上皮
急性扁桃体炎治疗首选药物——青霉素
影响人体平衡的三个系统最主要的——前庭觉、视觉、本体觉,前庭系统最重要
中鼻甲弧形骨嵴称——钩突
大疱性鼓膜炎病原体——病毒和支原体
控制声门开闭的肌肉——喉内肌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选择
鼻颚动脉是哪个动脉的分支——蝶腭动脉乳突手术鼓窦标志——道上三角区,Macewen三角声带张开的肌肉——喉内肌—声门开大肌—环杓后肌
鼻腔供血主要动脉——蝶腭动脉
面神经的最易受损段——鼓室段
咽鼓管开口——鼓室前壁
鼻骨骨折复位时间——小于14d
鼻咽癌侵入颅内的解剖结构——破裂孔
哪个神经从气管食管沟内经过——喉返
咽旁间隙内的结构——颈内动脉,迷走神经
小儿与成人急性喉炎的主要区别是——喉梗阻
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论述哪项是错的(选项中有病因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
鼓沟位于颞骨哪个部位——鼓部
咽鼓管在鼓室的开口位于哪一壁——前壁上部??
外耳道长度——2.5~3.5cm
喉腔分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鼻旁间隙有——颈内动脉
中耳积液鼓室声导抗图为(B型平坦型),(C型负压型)表示(咽鼓管功能不良)
梅尼埃病症状——眩晕、耳聋、耳鸣、耳胀满感、耳石危象、莱姆瓦耶发作
看在我们考完以后还各种回忆写原题的份上,后面的考试求轻虐。。。
THEEND
曼曼的吃喝玩儿乐
AllAboutLife~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