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哥哥清明节缅怀先逝的亲人
年4月4日清明节
清明节到了,祭奠是对先逝的亲人们缅怀和悼念,寄托我们的哀思。在那难忘的岁月里,先逝的亲人们在我身边历历在目,他们的音容笑貌,一幕一幕的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特别是哥哥深刻的盘踞在我的心中,使我无法忘记。
我的哥哥张举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把一辈子的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他艰苦朴素,默默无闻,有求必应,无私奉献。为人正直,老实忠厚,善良待人。除了教学外,他还有好多特长之处。柳体书法和写的鸟字画赢得众人的赞誉。他精通好多种乐器,爱好识谱唱歌。在他身上有好多值得我学习和回忆的地方。他的晚年生活非常幸福,但是在一次突发弥漫性脑梗塞昏迷后,经过七个多月的抢救治疗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八十二岁的哥哥,于年8月15日病逝。现在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追忆流逝在岁月里的哥哥,永远怀念他。
哥哥于年出生在河北省平泉县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因为父亲母亲都念过私塾,文化赜识,所以把哥哥也送进私塾学堂念书。解放后在扎兰屯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查布杆庙(现在的阿旗天山镇)一所小学任教。后来调回家乡白音布统尹家屯小学教学。
哥哥比我大十七岁,他读书时我还很小,残缺的记忆中,只知道家里有爸爸妈妈嫂子姐姐和我。大约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五岁左右的我。模模糊糊的记着,哥哥师范毕业回家,正值我在门外玩耍,我认为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人”,赶紧跑到屋里报告妈妈,“家里来客人了”!这时这个陌生人也随之步入屋内,妈妈看到后即惊喜又激动的说:“我儿子回来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知道这位陌生人就是哥哥。因为我和姐姐还小,哥哥很疼爱我和姐姐,有时带着我倆一起玩儿,给我倆讲故事,教我俩唱歌。还记得他教我们的第一首歌就是《太阳出来喜洋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哥哥,过了几天哥哥离开家乡,到查布杆庙的一所小学教学。几年后我上学了,是四年级的姐姐领着我迈进尹家屯小学校的大门,班主任老师是赵永江,上学近半年的时间,哥哥调回家乡尹家屯小学,赵永江老师调回他的家乡查布杆庙教学。从那时候起哥哥就是我和姐姐的班主任老师。
那时学校是复式班,他一个人承担着一、二、三、四个年级的授课任务。而且四个年级的学生,同在一个教室里,现在回忆起来哥哥工作好累呀!我在三年级时学校又调来一名张淑贤老师教一、二年级,这样给哥哥减轻了一些负担。年我在四年级时,白音布统公社从现在的红星村搬迁到双胜村的西侧(现在的双胜镇),建立了白音布统中心校小学,学校合并,尹家屯小学从此撤销。
他在教学生涯中,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早出晚归。认真负责的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曾先后被调到白音布统中心校、兴隆沟小学,三义井小学(北山),红星小学,白音布统中学教学。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他是很服从分配的人,在那似水年华的岁月里,那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他是一名辛勤的园丁,用他挥洒的汗水浇灌和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使其茁壮成长。
那时在我们村子(二喜堂)哥哥的文化水平是比较高的一名。知识也是比较渊博的人。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他还写一手非常好的柳体书法和鸟字画。每年到了寒假期间,他忙的不可开交,特别是进了腊月,他早已经把笔墨准备好,全村的各家各户都求他写春联。因为那时即买不到春联,又比现在的春联要多得多,除了各家的大门及住户各个门贴对联以外,还有屋内正面墙贴上抬头见喜,大门外贴上出门见喜,炕沿边上方墙上有炕条,天地爷,灶王爷都要贴上对联和横批,猪圈贴肥猪满圈,牛马羊驴圈贴六畜兴旺,仓房门上贴着五谷丰登,粮食满仓,还有井、碾子、磨、小驴车等……。方方面面的对联都要哥哥一一的写出来。因为哥哥还写一手非常好看的鸟字画,所以求哥哥写字画的人家也数不胜数,认为过年贴上几张字画就觉得蓬荜生辉了。那时没有电灯,小油灯下的哥哥一写就要写到深更半夜。他把每年的寒假期间给全村人们写对联和字画当做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平时谁家有婚丧嫁娶,各单位开会会标,标语都要求他来写,有求必应,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他还喜欢各种乐器,如吹口琴、笛子、箫、拉二胡、手风琴、脚踏琴,识谱唱歌等样样精通。那时候家里没有收音机,录音机,更谈不上电视机。每当晚上放学回家,吃完晚饭没事的时候他都要吹打弹拉一阵,我们听得时间长了,就有些听腻了,觉得心烦意乱。有一天我偷偷的把二胡和笛子藏了起来。到了晚上他要我还给她,说什么我都不肯给i他,时间长了也就把这件事儿忘记了。不久我离开家乡,上大学走了,一直到放假回来才发现哥哥的二胡,笛子原封不动的藏在柜子里。这么长的时间我才还给他,这件事我心里觉得非常内疚,对不起哥哥,但是哥哥丝毫没有生气的表情,总是一笑了之。
在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所以哥哥在穿戴上非常朴素,嫂子给他做的新衣服他总是不往身上穿,怎么动员都不肯,就爱穿着他那身旧衣服。但是內衣的穿着还是很讲究的,有时我们说别穿你的旧衣服了,你是一名老师应该穿着讲究一点。他笑着对我们说:”没关系,我这是牛皮灯笼里面亮“。
哥哥是非常善良、正值、老实忠厚的人,很少看到他发脾气,偶尔遇到不顺心的事一笑而过,对人热情,没有那么多的花言巧语,非常诚实守信,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有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特别对待穷苦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国正处在最困难时期,家家户户吃粮短缺。要饭的很多。一次一个乞丐来家门口要饭,他竟然把那个人让到屋里面来吃饭。我们都很反对他,他说:大冷的天气,他穿的衣服很薄,冻得多可怜呀!让他进屋里暖和暖和。吃过饭后哥哥又给他两碗小米。而且爸爸妈妈都很支持哥哥。说什么亏待谁也不能亏待着穷人。在那个年代,送给他两碗小米是一般人家做不到的。
哥哥还是非常孝顺的人。妈妈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每年冬季是复发季节,哥哥经常把医生请到家给妈妈检查治疗。让嫂子给妈妈另做点好吃的增加营养。可是无法治愈的支气管炎一年比一年加重而导致肺气肿和肺心病。非常痛苦,呼吸困难。无论哥哥怎么努力也未能挽救妈妈的生命。我十八岁那年62岁的妈妈病逝了。爸爸的身体很好,非常健康,那时候我和侄子侄女们都已经成家,家里只有哥哥、嫂子和爸爸。他的晚年在哥哥嫂子精心的服侍下,生活的非常幸福。全村的人都很羡慕,并且夸奖哥哥、嫂子的孝顺。称赞说:”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在年87岁一直很健康的爸爸在早晨起床后突发心肌梗塞。没有留下任何抢救和治疗的机会突然离开我们。
哥哥不但孝顺父母也非常关心嫂子的身体和我与姐姐以及侄子、侄女们的健康成长。嫂子年轻时身体不佳,体弱多病,他利用假期陪同嫂子到过林东,天山等多处地方看病。不辞辛苦为嫂子治疗,使嫂子的身体恢复健康。因为他比我和姐姐年龄上大了很多,除了父母对我和姐姐关心和疼爱以外,哥哥对我倆也非常照顾。我的家二喜堂离尹家屯小学有两华里路程。一次上学的路上,暴风雨袭来,他赶紧把我背在她的后背上,用他穿着的雨衣把我遮掩的严严实实,一手背着我,一手帮助姐姐打着雨伞,在泥泞的道路上很艰难的来到学校后,他又发现路上还有其他的学生,马上返回去接后面的同学。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和姐姐相继渐渐的长大,姐姐在双胜耕读小学教学。她24岁年初结婚了,随同姐夫去了阿尔山,一年多的时间,被传染上肺结核,医院住院治疗,得知这个消息后全家人心急如焚,哥哥更不例外。他利用假期多次去看望姐姐,并给姐姐买了好多她喜欢吃的东西。全家人正在为姐姐的病而担忧时,又被传染上结核性脑膜炎。满目疮痍如同雪上加霜。真是天命难为,世事无常。我唯一的一个姐姐25岁经治疗无效过早的与我们永别。全家人都处于悲痛之中,爸爸更是以泪洗面,哥哥嫂子和我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妹妹、好姐姐而悲伤。
我的哥哥不但是一位好哥哥,也是一位好父亲,好老师,注重对子女们的教育,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所以他的孩子们各个品学兼优,高尚雯婕,德才兼备,很有作为,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着。
岁月里,哥哥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为祖国贡献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培养下一代,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是我唯一的一个哥哥,也是我的老师,我非常仰望他,尊敬他,哥哥为我为他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节到了,吟诗一首。
缅怀哥哥
辛勤园丁八秩春,挥洒汗水育花魂。
默默无闻拼事业,淳朴懿德无私询。
握笔挥动柳体出,书法轶翠揄扬讴。
鸟儿飞来归为字,书香门第字众求。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