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新型隐球菌抗原测定
1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感染的优势?
新型隐球菌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与其它颅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难以鉴别,误诊率高,确诊只能依赖于病原菌的检出。诊断新型隐球菌感染常用有三种方法,即墨汁染色显微镜镜检法、培养法和抗原检测法。印度墨汁染色镜检法敏感性差,阳性检出率约80%;脑脊液或血液培养法虽然属于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检出率约75%,培养(2-10天)及鉴定时间长。
荚膜多糖是新型隐球菌特有的分泌物,其分子组成与结构区别于其他真菌和细菌,是隐球菌存在的直接证据。在感染的初期,荚膜多糖就能够在血清、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和尿液中被检测到,可作为隐球菌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随着病情的发展,荚膜多糖的含量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快速、简便,脑脊液和血清样本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可达到97%和87%,能实现早期快速诊断。
2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能作为隐球菌病诊断标准吗?
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已经把荚膜多糖作为诊断隐球菌病的标准之一。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并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有关标准,同样把血清/脑脊液中荚膜多糖阳性作为诊断隐球菌病的标准。
3荚膜多糖定量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荚膜多糖定量测定具有诊断和预测价值。抗原的效价往往与疾病的程度密切相关,定量检测荚膜多糖浓度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或疾病的活动程度。荚膜多糖含量的动态监测可作为病情转归、预后和疗效评价指标。患者荚膜多糖浓度降低表明治疗有效,不降低说明治疗不充分。
4哪些标本可检出荚膜多糖?
血清、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和尿液均可检出荚膜多糖,但脑脊液敏感性高于血清和其它体液。
5商品化的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试剂盒有哪些?
目前,商品化的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试剂盒国外产品有美国IMMY公司生产的LATEX-CRYPTOCOCCUSANTIGENDETECTIONSYSTEM(乳胶凝集法)和CrAgLateralFlowAssay(胶体金法);伯乐(Bio-Rad)公司生产的PASTOREX?CRYPTOPLUS(乳胶凝集法);国内产品有天津贻诺琦(Bio-Enoche)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美合资)生产的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试剂盒(ELISA法)。
6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试剂盒原理?
国外产品乳胶凝集法试剂盒原理:该检测系统利用包被在乳胶颗粒中的抗隐球菌抗体与含有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的样本发生凝集反应,通过凝集颗粒的大小进行定性分析。
贻诺琦(Bio-Enoche)公司试剂盒(ELISA)原理:该试剂盒采用竞争法,先将荚膜多糖包被在酶标板上,再加入待检血清(或脑脊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荚膜多糖抗体,此时,待检标本中的荚膜多糖及荚膜多糖标准品与酶标板上的荚膜多糖竞争性结合有限的抗体结合位点,再加入底物显色,在酶标仪nm处测定吸光度值,测定值和待检抗原的浓度呈负相关,可根据荚膜多糖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待检标本中荚膜多糖的浓度。该试剂盒可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7各种荚膜多糖检测技术敏感性如何?
由于方法学不同,各种检测技术的灵敏度不同,依次为ELISA法胶体金法乳胶凝集法,ELISA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5ng/ml,脑脊液和血清样本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可达到97%和87%。荚膜多糖抗原检出的敏感性与菌株的血清型有关,血清型A/B/D可在0.5ng/ml时就可检出,而血清型C在25ng/ml时才能被检测到。
8国产荚膜多糖ELISA试剂盒性能怎样?
上述国产荚膜多糖ELISA试剂盒分析灵敏度0.5ng/ml;特异性达99%;测范围为0.32-32ng/ml;与美国IMMY公司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凝集法)进行对比试验(例样本),阳性符合率86.67%,阴性符合率%。
9开展甘露聚糖检测需用什么仪器设备?
需要使用的仪器包括:酶标仪(nm)、恒温箱(37℃)、离心机、混旋器等。
往期链接: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1-3-β-D-葡聚糖测定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3-β-D-葡聚糖测定(二)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1-3-β-D-葡聚糖测定(三)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念珠菌抗原测定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念珠菌抗体测定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念珠菌抗体测定(二)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曲霉菌抗原测定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曲霉菌抗原测定(二)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曲霉菌抗体测定—END—扫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