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童,6岁,发热、咽痛2天、皮疹1天,查体,T38℃,神志清,热病容,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颈部淋巴结肿大,咽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表面可见黄色分泌物,杨梅舌,环口苍白圈阳性。实验室检查:WBC18×/L,N0.87,C反应蛋白42m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川崎病
D.猩红热
E.手足口病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
2.风疹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潜伏期5~7天
B.高热
C.热退后全身出疹
D.枕后、耳后淋巴结肿痛
E.出疹后脱皮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风疹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3.关于甲型肝炎,下列正确的是
A.发病无季节性
B.存在慢性病原携带者
C.主要经血液传播
D.可引起暴发流行
E.可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或夏秋季节出现肝炎流行高峰,食物和水型暴发流行资料均有利于甲型和戌型肝炎的诊断。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甲型肝炎治疗后可获痊愈,不会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
B.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呼吸衰竭
C.急起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D.缓慢起病,发热不明显、头痛剧烈,无休克
E.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
5.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依据是
A.脑脊液呈化脓性
B.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
C.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D.当地有流脑流行
E.血液、脑脊液涂片镜检或培养发现脑膜炎双球菌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皮肢瘀点或脑脊液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菌,脑脊液或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男孩,9岁,学生。1月底因突起高热、剧烈头痛、恶心,伴非喷射性呕吐1次入院。查体:神清,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颈项抵抗,心率次/分,两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20×/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05,单核细胞0.06。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伤寒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病毒性脑炎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化验血象示WBC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根据患者表现,考虑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结核性脑膜炎病程长、起病缓慢,多于1~2周后出现脑膜刺激征等体征。流行性乙型脑炎与病毒性脑炎均系病毒感染,其血象多无白细胞明显升高,且以淋巴细胞为主。
7.一名儿童在玩耍时,不慎被宠物犬咬伤肩部,伤口较深,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
A.捕获该宠物犬,并隔离观察10天
B.用20%肥皂水冲洗伤
C.用75%酒精涂擦伤口
D.伤口处理后立即缝合包扎
E.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被犬类咬伤时,要谨防狂犬病毒感染,首先要彻底地对伤口清创消毒,24小时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密切观察伤人的犬兽,加以隔离,若动物存活10日以上,可排除狂犬病。
8.男,35岁,近1年来反复出现发热,曾因反复不愈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医院就诊,此后仍经常发热,查体:T38.4℃,P次/分,R31次/分,BP/70mmHg。多部位可触及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曾有婚外性生活史。应高度警惕的疾病是()
A.艾滋病
B.肺部感染
C.淋巴结炎
D.化脓性扁桃体炎
E.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艾滋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和腹泻等症状,伴有多处淋巴结肿大。患者曾有婚外性生活史是高度警惕的疾病。
9.以下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B.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D.是性接触传染病
E.HIV主要侵犯和破坏部分B淋巴细胞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HIV选择性的侵犯带有CD4+受体的靶细胞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最终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退或丧失。
10.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A.吸毒、性接触、呼吸道传播
B.血液、消化道、间接接触传播
C.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D.性接触、血液、虫媒传播
E.性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向上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END扫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