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新冠肺炎,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0-10-14 18:22:38   点击数:
 

“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年3月24日

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在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在消灭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遏制结核病流行也不能松懈!

什么是结核病?

0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体任何部位,人体除头发和指甲外都可发生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如侵犯肺脏,就叫肺结核,侵犯骨骼,就叫骨结核等。肺脏是最常被侵犯的器官,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迄今为止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盗汗、体重下降等。当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时,要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结核病,应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哪些人易受结核菌感染?

02

人群对于结核杆菌普遍易感,即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但是,由于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作用,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杆菌的人均会受到感染。接触了是否受到感染,除与接触的结核菌的毒力、数量、频度因素有关以外,主要与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有关。下列人群容易受到结核菌感染:

(1)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如与患者共同居住的家人(尤其是儿童)、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同寝室的同学以及其他长时间在通风不良环境中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群。由于他们与患者有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在谈话、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结核菌很容易被他们吸入而导致感染。

(2)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婴幼儿、青春期、老年人、营养不良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尘肺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普遍低,容易受到结核菌感染。

(3)未接触过结核菌的人群:

从未接触过结核菌,如偏远山区的儿童或从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婴幼儿,往往对结核菌也缺乏抵抗力。

(4)因职业接触肺结核患者或结核菌的人员:

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综合医疗机构呼吸科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机构的工作人员;从事结核菌检查、运输的人员等。由于他们从事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或结核菌接触的职业,如果感染控制措施不够完善,诊室缺乏有效的通风和消毒措施,或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当,容易导致结核菌感染。

当前预防结核病的办法有哪些

03

预防和控制任何一个传染病,重在做好三个方面措施:

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

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缩短传染期,减少其对周围人群传染。这是预防结核病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其次,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发现传染源后要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患者在必须与他人接触时要佩戴口罩,避免结核菌的扩散;患者要注意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或手肘内侧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内,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排菌结核患者还应尽量避免与婴幼儿、老年人密切接触;要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

最后,保护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

如给刚出生的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另外,对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可进行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因为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发病。这些高危人群包括: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和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患者、长期应用透析治疗患者、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者、矽肺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便民信息

医院开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上咨询特别通道↓↓

医院关于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的温馨告知↓↓

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益宣传画:

点“在看”扩散给更多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shl/9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