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复习之考点精炼第五章传染病病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9-2-6 23:46:33   点击数:
 

护考复习之考点精炼

第五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麻疹患者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

、麻疹无特异疗法,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高热时需兼顾透疹,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

、麻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出疹前1~2日至疱疹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皮肤病变仅限于表皮棘细胞层,愈后不留瘢痕。

、不同性状的皮疹同时存在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常见的并发症为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

、无并发症的水痘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易感儿接触后应隔离观察3周。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5~15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腮腺炎病毒常侵入神经系统、其他腺体或器官而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无并发症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一般在家中隔离治疗,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

、甲型及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

、急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厌油等消化系统症状,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期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和皮肤黄染。

、在肝功能检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为常用,是判定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

、HbsAg阳性见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抗-HBs阳性主要见于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或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为阻断母婴传播,对新生儿最适宜的预防方法是应用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医护人员进行有创检查或操作应注意做好自我防护,一旦出现针刺伤,要挤出伤口的血,并用流动水冲,边挤边冲,立即注射高效的免疫球蛋白,检查病毒的抗原与抗体,以后三个月、半年复查。

、甲型肝炎易感者可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对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免疫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病人和HIV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性接触传染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也较为常见。

、艾滋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CD8+T淋巴细胞升高,临床表现典型的有全身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孢子菌肺炎。

、艾滋病期病人应在执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实施保护性隔离。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猪是乙脑主要传染源及中间宿主,蚊虫是乙脑主要传播媒介。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退疹后片状蜕皮为特征。皮疹多在发热后第2日出现;常见并发症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患儿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有大片脱皮时嘱患儿不要用手强行撕脱,须用消毒剪刀剪掉,以防感染。

、猩红热患儿的病情观察应密切观察尿量、尿色变化,警惕急性肾炎的发生。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密切接触者需观察7天。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突发高热、嗜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为特征。便培养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最直接的证据。送检标本应做到尽早、新鲜,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原发型肺结核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的方法,痰菌阳性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具有传染性。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予治疗。

、PPD试验通常取0.1ml,即5结素单位(Tu)于左前臂屈侧中、上1/3交界处作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抗结核药物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短程疗法联合用异烟肼、利福平等2个以上杀菌剂,6~9个月。

、结核病病人咯血较多时应取患侧半卧位,轻轻将气管内积血咯出,并给予垂体后叶素止血。患侧半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病人还可防止病灶扩散。病人咯血时不要屏气以避免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一旦出现窒息,立即置病人于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

、嘱结核病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将痰吐在纸上用火焚烧。

、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产生针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减少肺结核的发生。对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且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成员、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为阳性的儿童可服用异烟肼进行药物预防。

、及时发现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福平可出现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及变态反应;链霉素可出现耳聋和肾功能损害;对氨基水杨酸钠可有胃肠道刺激、变态反应;异烟肼可有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乙胺丁醇可以出现球后视神经炎,一旦出现副作用及时就诊。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宜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高蛋白质,多食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

、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早期主要症状为性情改变。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是结脑最主要和常见的体征,可导致面神经瘫痪等脑神经障碍。

、糖和氯化物均降低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改变。脑脊液中找到结核杆菌可确诊。

第六章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等。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疖一般无全身症状。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受到挤压时,细菌可沿眼静脉和内眦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疮口呈蜂窝状,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颈部和背部。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有明显的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口底、颌下与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易致喉头水肿或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气管受压而窒息。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致病菌主要是β-溶血性链球菌。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毒,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蔓延迅速,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丹毒有接触传染性,应予以接触隔离。

、脓性指头炎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指动脉受压,疼痛转为搏动样跳痛应切开减压,以免发生末节指骨缺血坏死和骨髓炎。

未完,请继续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shl/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