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结核危害”,旨在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履行相关职责;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尽可能地发现更多的结核病患者,并让每一位结核病患者都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获得治愈,从而达到控制结核病疫情、消除结核病对公众危害的最终目的。
肺结核是法定乙类传染病。过去20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使结核病的患病率降低了一半,死亡率降低了80%,提前5年成功实现了联合国结核病千年发展目标。
然而,作为一种乙类传染病,肺结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也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你了解结核病吗?
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如果在集体生活场所,发现本房间有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之后,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地使肺结核患者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2)对本房间进行居室消毒;
(3)保持通风及阳光充足;
(4)同室居住的人员都属于密切接触者,应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咯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超过2周时,医院就诊进行检查,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