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首都医科医院结核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的唐神结医生已从事结核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30余年。
唐大夫说:“我们国家还是结核病大国,有很多结核病人还在疾病中挣扎,我的名字已经决定了我一生都要与结核病在一起,我要用毕生的精力来为结核病防治事业做点事。”
“名字决定了我一生与结核病在一起”
医院结核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唐神结
摄影/丛林
结核病人心中的“神医”年12月底,唐神结医生作为医院引进到首都医科医院。
年3月,他的一位上海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医院找唐大夫,得知唐大夫到北京来了,通过唐大夫个人网站与他取得了联系,希望从上海转到北京来找唐大夫亲自治疗。但是,由于病人的情况既不能坐飞机又不能做火车(因病人需要持续吸氧和输液),只能乘救护车从上海到北京。唐大夫深知这是一次凶险的转诊,劝说病人不要来,他可以到上海去会诊。可病人就是不听,还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了北京。一路上3名驾驶员轮流开车,历时20多个小时,最终安全医院。
当看到这位把生命托付给自己的老病患时,一向坚强的唐神结大夫还是忍不住流泪了。患者这般信任让唐大夫深感责任重大,迅速为病人安排住院,给予积极的救治。经过2周的精心治疗,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这位病人家属为了表达对唐大夫救命之恩的感谢,塞给唐大夫元红包,唐大夫笑着说:“你们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了,这钱还是替我给患者买点补养品吧。”
不少病人为了感谢唐大夫的精心治疗和救命之恩,总是偷偷地塞给他红包,但每次都被他婉言谢绝,医院,经他上交的红包已达数万元。
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摄影/丛林
在唐大夫的心里,患者永远排在第一位。每次出差前,唐大夫总要到病房里看一遍,掌握病人的情况。到了外地,第一件事不是给家里打电话,而是给病房打电话,询问某危重病人的情况。返程后,医院,晚上他还要先查看病人发来的E-mail和他的个人网站上病人的提问,不管多晚他都会一一作答,经常夜里2-3点唐大夫还在电脑旁敲敲打打。对此,唐大夫的爱人多年来也习以为常了,还经常夜里起来给唐大夫做些夜宵。
30多年中,无论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唐大夫都要到病房里转上一圈才能踏实。他出门诊的时候也总是早上7点就在那里等着患者,到晚上8点多还在为病人看病,中午吃饭也只是在门诊用10分钟快速解决。唐大夫说:“患者全国各地的赶过来不容易,你不给他加号,心里都过不去。有的病人来晚了,没号了,怎么办?你不能不管啊,没号也看吧。”
近年,唐大夫在“好大夫网”开了个人网站为余名患者回答了0余次网上咨询,阅读影像学资料近份,网站浏览次数达次之多,收到病人表扬信余封,在年好大夫评选中被列为全国百强临床大夫,获全国“年度好大夫奖”。
摄影/王丽丽
业精于勤 学术成绩斐然唐神结主任医师在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腹腔结核等的诊治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他主持疑难病例讨论近万例次,主持危重病人抢救千余例,抢救成功率90%以上。他主持开展科研课题10余项,并有多项获得科技进步奖;主持编著结核病相关著作9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唐神结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在国际上开展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欧洲呼吸杂志》上。同时,他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国际上开展氯法齐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临床感染病杂志》。这是我国结核病临床类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发表。他的这些研究也将对今后国际耐药结核病的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摄影/王丽丽
唐教授还领衔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新方案的研究”已通过国务院三部委的评审,该研究将在国际上率先采用新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从而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唐神结教授牵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耐药结核病的专著《耐药结核病防治手册》,已于年11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他主编的《临床结核病学》和《耐药结核病学》也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近7年来我国结核病领域由我国著名出版社出版的仅有的2部结核病学术巨著。
唐神结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期间,执笔撰写了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治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技术文件,牵头完成了国家“结核病诊疗指南”修订工作;连续三年领衔主编了国家《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
唐神结大夫就是这么执着的做着他热爱的事业,他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渊博的知识致力于我国和世界结核病防治事业。他默默无闻三十载,只为对结核病事业的一份承诺。
医院管理局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出品,内容皆为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我们保留追责的权利。
宁夏日报同心投资6700万元建阿语宁夏日报同心投资6700万元建阿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