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栏手足口病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3-14 20:16:45   点击数:
 北京治皮炎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小蜘蛛导读

每年5~7月是手足口病的感染高发期。此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据国家卫健委发布《年3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年3月(年3月1日0时至3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手足口病例,死亡0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

每年的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期。进入4月以来,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抬头的迹象。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是重点预防对象。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看到这里,不少小baby的家长是否心里一阵恐慌?感染手足口病都有哪些临床表现?我家宝宝感染了怎么办?手足口病该如何预防?本文将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一儿童常见病:

01什么是手足口病?

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年5月2日起,国家卫健委将之列为丙类传染病。

(三分钟认识手足口病)(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02手足口病患者有哪些症状呢?

(图片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手足口病潜伏期3~7天,多数突然起病。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中、低热(38℃左右)伴乏力,可出现喷嚏、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1、轻症病例

发病期主要以手、足、臀皮疹及口痛为特征。由于口咽痛影响进食,婴儿可表现为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或口唇。手、足等远端部位及臀部、躯干和四肢成簇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无疼痛瘙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在5~10天内结硬皮并逐渐消失,不留瘢痕。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绝大多数患者病情温和、病程自限,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2、重症病例

少数病例(尤其是7~12个月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往往出现在皮疹后2~4天,表现为头痛、呕吐、精神差、嗜睡、易激惹、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抽搐;中枢性瘫痪或急性弛缓性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颅内高压或脑疝者出现剧烈头痛、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前囟隆起、呼吸节律不规则或停止、球结膜水肿、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肝脏肿大。

0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是怎么进行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散发期间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手足口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患者的黏膜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接触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感染。其中,污染的手是传播中的关键媒介。在流行地区,苍蝇、蟑螂可机械携带病毒,在传播中起一定作用。

04一般家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05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如何处理?如果家中有孩子确诊要特别注意什么?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确诊手足口病,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06

手足口病患者治愈后有无后遗症?预后如何?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于1%。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肺脏并发症的重型患者是导致手足口病死亡的高危人群,重型患者的病死率约20%。少部分神经系统严重受累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07

手足口病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呢?

1、普通病例

需与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鉴别,如疱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以及风疹等。流行病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可资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

2、重症病例

重症病例常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弛缓性瘫瘓及心肺衰竭,可无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需中毒型菌痢、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Reye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疾病鉴别。以弛缓性瘫痪为主要症状者应该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者,还应与重症肺炎鉴别。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暴发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鉴别。

3、散发或不典型病例鉴别

(1)口蹄疫

一般发生于畜牧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感染,成人牧民多见,四季散发。皮疹特征为口、咽、掌等部位出现大而清亮的水疱,疱疹易溃破,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

(2)疱疹性口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3岁以下。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数目较多成簇、针头大小、壁薄透明的小水疱,常累及齿龈,一般无皮疹,常伴颏下或颌下淋巴结肿痛。

(3)脓疱疮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皮疹好发于颜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形态初起时为红斑、丘疹或水疱,迅速变成脓疱,疱壁薄易破,瘙痒。重者可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或引起败血症。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小tips:如何在感控工作间免费下载这份文件

打开感控工作间,点击小蜘蛛,在最上方输入关键字处输入“手足口病”即可找到文件,点击文件即可下载啦~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shl/10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