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七万载,贫寒富贵尽折伤。咳咳血染门前草,叹叹飞花落雨塘。病骨恹恹泉路近,孤坟岁岁断人肠。凭君莫怨当年事,历代医家未有方。
结核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疾病,古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和我国马王堆里出土的老太太身上都能查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在国外肖邦,契诃夫,卡夫卡,雪莱,济慈以及哈佛大学的的早期捐助者哈佛都是死于肺结核。在我国死于肺结核的名人也有鲁迅和林徽因。在文学著作里,也充满了对结核病的描述,例如鲁迅《药》中的华小栓,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结核病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痨病”,中医指积劳损削之病为痨。可以看出结核病是一种“穷人病”,欧洲的结核病是在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导致工厂工人大量集中,造成结核病传播,由于患者晚期身体重度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导致肤色苍白,所以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与中世纪鼠疫引起的黑色瘟疫正好对应,黑白无常的即视感),直到上世纪40年代链霉素发明之前,结核病都被视为绝症。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结核病定为乙类传染病。比它厉害的甲类传染病只有两种:鼠疫和霍乱。当年肆虐的SARS和现在全世界横行的AIDS都是和结核病一样的乙类传染病。现在全球仍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菌,年WHO统计的结果我国发病人数排世界第二——万!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由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所以常常被称为肺结核。结核杆菌学名叫做结核分枝杆菌,它和我们常见的引起人体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痢疾,尿路感染的细菌不同。它不能运动,既不能产生内毒素也不能产生外毒素,连侵袭性酶都不产生,它具有多形性,抗酸性(这点很重要),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等特点。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其次还有消化道传播(不要惊讶,我没写错),飞沫传播是我们大家比较熟知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结核杆菌随着患者的痰排出体外,待痰干后漂浮在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后致病。而消化道传播主要是易感者吞下大量结核杆菌时,结核杆菌由于数量过大超过胃酸的杀灭能力,导致肠道感染。主要是由于饮用感染结核杆菌的牛奶所致(牛本身患有结核病)。还有就是本身有肺结核的患者自己咽下自己的痰时也有可能导致肠结核(当然血行感染也可以)。当结核杆菌第一次进入我们免疫力正常的人的肺部时,我们的身体会很快调动肺泡巨噬细胞把它们吃掉,这些巨噬细胞会集中在结核杆菌聚集的地方,在吞噬的同时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浆液渗出或纤维浆液渗出,同时,结核杆菌还会沿着淋巴管通向靠近肺门的淋巴结,导致受累淋巴结肿大。我们把这种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又叫原发性肺结核。
对于免疫力水平正常的患者来说,原发性肺结核大部分都可以自愈,这个时候的患者仅有少部分存在咳嗽,轻度发热,气急,盗汗等表现,自愈后大部分结核杆菌被消灭,少部分变成休眠状态,藏在原发灶里,毫无存在感。但是,当结核杆菌再次进入我们体内时,效果就和第一次远远不一样了。由于第一次的入侵让我们产生了抗体,当第二次再入侵时,我们的抗体会针对结核杆菌的感染部位发动猛烈的攻击,导致局部出现严重的水肿渗出,坏死,包裹机化,但由于结核杆菌在这种攻击下也会很快被消灭或限制,所以病变多局限,不易扩散。这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肺结核,根据患者免疫力情况及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强弱,又分为渗出型,增生型和坏死型三种类型。主要包括局灶性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局灶型肺结核情况最轻,临床上常无表现,多在体检时发现,病变以局部结节,钙化为主。浸润性肺结核表现最多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会产生典型的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表现,临床上有结核球,空洞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等多种表现,结核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午后潮热,咯血,咳嗽咳痰,胸痛等情况,也多出现在浸润性肺结核中。
如果进入我们体内的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大,我们的免疫系统不能搞定它们,又没有进行有效地治疗,那么在浸润性肺结核的基础上,那个“白色”的结节里就会产生“空洞”(烂透了),这时我们叫它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如图
除此之外,当感染的结核杆菌毒力大,数量多,身体的免疫系统来不及反应的时候,结核杆菌会随血液播散与身体各处,在肺部表现为散在的多发小结节,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这一类型极易造成肺外结核的出现,如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肝结核,肾结核均与该型结核有关。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