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儿科杂志年8期(节选)
提高认识
努力达到儿童结核病零死亡
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结核感染率为44.5%,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0万。结核病也长期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是高流行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儿童结核病在结核病蔓延中占重要作用,但因认识不足而被长期忽视,直至年WHO发布第1版WHO国家结核病计划–儿童结核病的管理指南,年发布儿童结核病零死亡路线图。本文就儿童结核病目前的流行现状、诊断、治疗、预防及耐药菌流行状况进行介绍,以提高我国儿科医生对结核病流行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一、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病学1.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年WHO估计15岁以下儿童新发结核病病例为万、死亡45万,年估计儿童新发病例55万。由于患肺结核儿童特别是5岁儿童很少咳嗽和咳痰,痰液获得困难,即使获得,其痰菌涂片阳性率低,故认为儿童肺结核传染性低而不被重视;另外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困难,导致众多患儿漏诊而死亡,所以实际病例数及病死数被严重低估。
2.儿童结核感染及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儿童暴露后是否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1)暴露的程度,包括接触持续时间、接触频率;(2)传染源是否痰菌涂片阳性或肺部有无空洞;(3)是否居住于结核病高流行区;(4)家庭成员中有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暴露后患结核病危险因素包括年幼儿(尤其≤2岁儿童)及免疫力低下。另外未接种卡介苗是患严重结核病危险因素。
二、儿童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儿童结核病以肺结核最常见,肺外结核占30%~40%。儿童常在感染后2年内(大多数在1年内)发病,年幼儿易发展为重症结核病。
儿童肺结核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咳嗽及结核中毒症状;3岁婴幼儿中表现常不典型,可表现为急性起病、重症肺炎、迁延性肺炎或吼喘。肺外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及受累器官临床表现,以淋巴结结核(多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常见;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等重症结核多见于5岁儿童,为儿童结核病主要死亡原因。
三、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儿童结核病诊断依赖于对病史、体格检查、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全面评估。
1.病史:仔细准确的病史至关重要。
2.体格检查:无特殊。
3.结核菌素试验(TST)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TST在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硬结直径≥5mm有意义;对于免疫功能正常儿童,硬结直径≥10mm有意义;阴性不能除外结核病。
4.细菌学检查:应尽量找到结核杆菌致病的细菌学证据,包括痰、胃液等排泄物、分泌物、病变组织抗酸杆菌染色、培养及组织学检查,对于容易取得的标本可反复多次查找(≥3次)。
5.其他检查:多数儿童肺结核胸部X片(正侧位片)或CT有异常。原发性肺结核胸部X片表现为肺部持续模糊影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粟粒性结核有较特征性改变;青少年期肺结核表现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肺尖部浸润性病变、空洞、胸腔积液。
结核病常感染肺部,临床表现典型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较易诊断;年幼儿童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痰、胃液抗酸杆菌阳性率低,不易确诊;儿童结核病常累及其他脏器,引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的肺外结核,大多肺外结核伴活动性肺结核或陈旧性肺结核,此有助于肺外结核诊断。
四、儿童结核病的治疗结核病治疗目的为治愈患儿的结核病、避免死亡、避免结核复发、预防耐药菌产生和传播、减少结核杆菌传播,在达到以上目的同时药物副作用小。
WHO推荐儿童结核病的一线药物为异烟肼(H)10mg/kg(7~15mg/kg,最大剂量mg/d),利福平(R)15mg/kg(10~20mg/kg,最大剂量mg/d),吡嗪酰胺(Z)35mg/kg(30~40mg/kg),乙胺丁醇(E)20mg/kg(15~25mg/kg)。
五、儿童结核病的预防预防措施主要包括:(1)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患者。(2)卡介苗接种:以降低重症结核发生率。(3)筛查和管理接触者:应筛查暴露儿童有无结核病。如果5岁儿童密切接触肺结核患者后,无结核病证据,应预防性异烟肼治疗(10mg/kg)6个月。
六、儿童结核病耐药状况结核耐药株流行得到广泛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中科医院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