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1受体阻断药对何种病症效果较差()《药理学》
A.荨麻疹
B.支气管哮喘
C.过敏性鼻炎
D.昆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
2.下列哪项不属于钙剂的作用()《药理学》
A.抗过敏
B.促进骨骼生长
C.对抗镁离子作用
D.促进维生素D吸收
3.青霉素对下列何种病原体无效()《药理学》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放线菌
D.痢疾杆菌
参考答案与解析1.B。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药理学-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组胺和抗组胺药的知识点。(2)H1受体阻断药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疗效较好。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亦有疗效。对血清病、药疹和接触性皮炎也有一定疗效。对支气管哮喘疗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B对,ACD错,本题选择B)。
2.A。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药理学-抗骨质疏松药-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的知识点。(2)钙剂与维生素D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补充剂。Ca2+是维持骨代谢平衡和骨矿化过程的必需物质。对于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适量的钙补充可有效减缓骨丢失,改善骨矿化。钙剂单独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绝经期女性骨折的风险,并且与维生素D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同时,研究证明,不仅对于绝经期骨质疏松,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钙剂单独用药或联合维生素D用药均可有效抑制骨丢失(A错,BCD对,本题选择A)。
3.D。中公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药理学-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知识点。(2)青霉素G抗菌作用很强,在细菌繁殖期低浓度抑菌,较高浓度杀菌。对病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
①大多数G+球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
②G+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乳酸杆菌等;
③T球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敏感淋病奈瑟菌等;
④少数T杆菌,如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
⑤螺旋体、放线杆菌,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牛放线杆菌等。对大多数(T杆菌作用较弱,对肠球菌不敏感,对真菌、原虫、立克次体、病毒等无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对本药极易产生耐药性)(D错,ABC对,本题选择D)。
02临床专业知识1.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临床特征是:《儿科学》
A.骨骼畸形
B.长骨干骺端异常
C.血麟、钙降低
D.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E.易激惹、烦闹、多汗
2.典型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关系是:《儿科学》
A.发热2~3天出疹,出疹时伴低热
B.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退
C.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热退
D.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E.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热更高
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儿科学》
A.脑膜刺激征阳性
B.急性高热伴剧烈呕吐
C.性格改变
D.出现惊厥
E.昏睡伴意识朦胧
参考答案与解析1.A。中公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临床上可分为4期: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临床特征可表现为骨骼畸形。
2.D。中公解析:出疹期从病程第3~4天开始,持续一周左右,此时患者体温持续升高。
3.C。中公解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早期、中期、晚期。早期主要症状为性格改变;中期,又称为脑膜刺激期,可有急性高热伴剧烈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晚期,又称为昏迷期,可有昏睡伴意识朦胧,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
03护理专业知识1.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基础护理学》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血管内溶血
D.血管外溶血
2.发热反应超过多少度应予以物理降温:《基础护理学》
A.38.5℃
B.39.5℃
C.40.5℃
D.41.5℃
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最严重的诊断依据是:《外科护理学》
A.上腹部刀割样剧痛
B.肝浊音界缩小
C.X线检查可见膈下气体
D.腹式呼吸音减弱
参考答案与解析1.C。中公解析: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其中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入异型血液或是输入变质的血液,较常见,较严重。血管外溶血多由Rh系统内的抗体引起,较少见且发生缓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或者几天后才发生,症状较轻。
2.A。中公解析:38.5℃以下都要选择物理降温,如果上38.5℃,需要用退烧药,或者退烧栓,药店都有,退烧药一般都用布洛芬混悬液,医院输液,进行消炎,补充营养。
3.C。中公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最严重的诊断依据是X线立位腹部平片检查,多数病人膈下可见半月形的游离气体影。
★医疗精选题★高频考点题
护理/医基/临床
扫码回复免费领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