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脑膜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6-8-11 12:37:40   点击数:
 

外周血检测在结核性脑膜

[目的]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快速有效的诊断和初期医治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结核性脑膜炎的初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困难。近年来发展起来检测作为一种新型的酶联免疫斑点技术,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在国外已成为诊断结核感染的主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对脑脊液(CSF)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进行研究,该诊断实验是检测脑脊液中受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特异性T细胞。本研究将同时运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结核杆菌培养和抗酸染色涂片方法检测,旨在比较3种诊断实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病例选取年3月~年3月,医院沾染科住院病例。搜集临床怀疑为TB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最新诊断标准进行评分,挑选出30例“确诊TBM”和“极可能TBM”为病例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对比组选取51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非结核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非结核性脑膜炎组所有患者均留取入院后首次腰穿脑脊液lml,结核性脑膜炎组抗痨医治4周后,经随访共有10例病人搜集到医治后脑脊液lml。入院后2天内收集所有患者5ml新鲜抗凝外周血,离心后吸取中间层白细胞进行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组、非结核性脑膜炎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抗痨医治4周后的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涂片等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

[结果]1.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TBM患者30例,确诊TBM6例,极可能TBM2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8~79岁,平均为45.10±17.65岁。对比组为非TBM患者,共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14~64岁,平均为37.73±15.30岁。结核性脑膜炎组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相比,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平均压力、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氯化物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与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相比,蛋白升高、氯含量下降,但脑脊液平均压力、白细胞数、糖含量均无差异。结核性脑膜炎组医治前后比较,脑脊液平均压力、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均下降,糖及氯化物含量较医治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外周血检测:在81例纳入患者中,外周血检测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70%(21/30),特异度为86%(44/51),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83%。结核性脑膜炎组阳性率为70%,非结核性脑膜炎组阳性率为14%,两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例确诊的结脑中有4例阳性,阳性率为67%;在24例极可能的结脑中有17例阳性,阳性率为71%,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斑点构成细胞(Spotformingcells,SFCs)散布:TBM组ESAT-6构成的SFCs数的中位数(32.5个/2.5×PBMCs)显著高于对比组(0个/2.5×PBMCs)(P0.).

TBM组CFP-10构成的SFCs数的中位数(10个/2.5×PBMCs)显著高于对比组(0个/2.5×PBMCs)(P0.)。

3.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涂片结果:结脑组共30例,其中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6例,阴性24例,阳性率20%,非结脑组共51例,培养阳性为0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度为20%(6/30),特异度为%,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为68%。81例入选患者脑脊液抗酸染色涂片均为阴性。

4.脑脊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外周血及脑脊液抗酸染色涂片检测的比较:外周血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为70%,特异度最高为86%。

5.外周血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均阳性时,诊断TBM的特异度较高为%,阳性预测值为%。可见,当外周血阴性时有助于排除TBM,当外周血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均阳性时有助于明确TBM诊断。

[结论]用ELISPOT法检测是诊断TBM的一种较为快速、经济、敏感性高的诊断方法,动态视察其含量变化对TBM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外周血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脑脊液抗酸杆菌染色联合检测可以提高TBM的诊断效力。当外周血阴性时有助于排除TBM,当外周血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检测均阳性时有助于明确TBM诊断。

选自《外周血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复旦大学,陆迪雅.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