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速记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一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7-9-9 20:05:41   点击数:
 考点1麻疹出疹的顺序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皮疹,体温增高至40--40.5℃,全身毒血症症状加重,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抽搐、咳嗽加重。

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疹形是玫瑰色斑丘疹,继而色加深呈暗红,可融合呈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同一部位皮疹持续2--3天,不伴痒感。

考点2麻疹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者,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观察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考点3水痘

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类疱疹病毒Ⅲ型,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易感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患病,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

冬春季多发,以全身出现水疱疹为特征。

考点4麻疹的概念及传染性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传染性强,易并发肺炎。

病后免疫力持久,大多终身免疫。麻疹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型带病毒者,麻疹病人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考点5麻疹的早期表现

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h出现,开始仅在对着下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可见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考点6水痘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病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观察3周。保护易感者。国外已开始使用减毒活疫苗,接触水痘患儿后立即应用,其保护率可达85%--95%,并可持续10年以上。

对正在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患者以及孕妇和接触患水痘母亲的新生儿,在接触水痘72h内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U/kg,可起到预防作用。

考点7结核病的特征

X线检查:对确定肺结核病灶的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和决定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是诊断小儿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

肺内原发灶大小不一。局部炎性淋巴结相对较大而肺部的初染灶相对较小是原发型肺结核的特征。婴幼儿病灶范围较广,可占据一个肺段甚至肺叶;年长儿病灶周围炎症较轻,阴影范围不大,多呈小圆形或小片状影。

部分病例可见局部胸膜病变。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在x线胸片上呈现典型哑铃状"双极影"者已少见。

考点8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早期(前驱期)1--2周,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可有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可为腹泻)等。

年长几可自诉头痛,多轻微或非持续性,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或发育迟滞等。

中期(脑膜刺激期)1--2周,因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出现明显脑膜刺激症,颈项强直,克氏症(Kemins)、布鲁津斯基症(Bmdzinski症)阳性幼婴则表现为前囟膨隆、颅缝裂开。

此期可出现颅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加定向障碍、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

考点9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是测定人体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目前多采用PPI,通常取0.1ml,即5结素单位(TU)于左前臂屈侧中、上1/3交界处作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量皮肤硬结的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不足20mm出现水泡、坏死为强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若呈强阳性,常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大于成人,因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予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除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外,还见于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暂时受抑制情况,如麻疹、百日咳、严重结核病、各种危重病人、营养不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和老年人。

考点10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病毒性肝炎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长按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白癜风哪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