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结核病的流行概况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感染病杀手,是迄今为止导致死亡数量最多的感染病。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估计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近万例,死亡患者约万例。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第3位,每年新报告肺结核患者约80万例,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结核病的传播特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病。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肺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增加了结核病传播风险。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将带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微沫就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有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排菌肺结核患者,一年内可传染10-15名健康人,大概有10%的被感染人群在一生中发病。
结核病的防控
控制结核病传染源。由于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难以切断。要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一个人一旦出现肺结核可疑症医院进行就诊。确诊为患者后就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进行的治疗。肺结核病抗结核治疗的时间至少要6-8个月,如接受规范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5%以上。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般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2-3周后,痰内结核菌可迅速减少或消失,对周围人群多已无传染性。因此,发现并治愈结核患者是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切断结核菌的传播途径。肺结核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发现传染源后要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减少患者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患者在必须与他人接触时要佩戴口罩,避免结核菌的扩散;患者要注意不要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要用手帕或手肘内侧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内,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排菌结核患者还应尽量避免与婴幼儿、老年人密切接触;要注意居住和工作环境通风,通风最简单的做法是打开门窗让室内有自然风,建议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保护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刚出生的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对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预防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另外,对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病的高危人群,可进行结核病的预防性治疗。因为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发病。对于普通人而言,自我防护意识也必不可少。比如注意规律作息,平衡膳食,增强免疫力,注意室内通风,在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都可以有效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