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专栏E类临床专业知识易错试题解析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1-8-19 13:57:45   点击数:
 

1-5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

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

C.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

D.两种结合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生竞争置换现象

2.男,5岁,于夏季突然出现高热,2小时后抽搐,面色灰暗,四肢凉,血压下降,心肺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颅内出血

B.结核性脑膜炎

C.颅内肿瘤

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3.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些正确()

A.主要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B.血液及病变组织中常可找到链球菌

C.临床可出现高血压及尿改变

D.非肾小球成分可以成为抗原

4.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为()

A.病变主要累及肾和肾盂

B.病变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C.上行性感染首先引起肾盂炎

D.下行性感染首先引起肾小管炎症

5.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包括()

A.急性肺动脉栓塞

B.心绞痛

C.急性心包炎

D.心律失常

答案及解析

1.CD

在正常情况下,各种药物以一定的比率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血浆中常同时存在结合型与游离型。而只有游离型药物才具有药物活性。当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蛋白结合能力较强的药物分子占领结合部位,使其他药物不能得到充分的结合,以致后者的游离部分增多,药效增强。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增大,不能跨膜转运、代谢和排泄,并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药效平稳。结合率低的药物体内消除快,同时作用时间短,药效有很大的波动。

2.ABC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多见于2—7岁儿童。夏季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期,患儿高热、抽搐、四肢凉、血压低为休克型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3.ABCD

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肾小球肾炎共同的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尿量减少或无尿,肾功能正常或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基底膜上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抗体可以作用于非肾小球成分引起全身的损害。

4.AC

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黏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病变为急性化脓性炎症。感染途径主要为上行性感染,细菌由输尿管进入肾盂,再侵入肾实质。

5.ABC

急性心肌梗死时,临床表现为胸痛,因而需要与其他产生胸痛的疾病相鉴别,如心绞痛、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分离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yl/1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