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辉,医院四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从事结核科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各型肺结核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擅长肺结核合并症如糖尿病肺结核、肝损害、风湿免疫疾病、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尘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结核胸膜炎、耐药结核等疾病的诊治,在本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承担西安市科技局公关项目《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及IFN-γ的影响》、《超声透药靶向治疗空洞肺结核的疗效观察》、《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体内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检测分析》等多项课题。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至今都让人们望而生畏。长久以来人们对结核病和结核病院的恐惧和排斥都让这个领域的医务工作者长期匮乏,能在结核病院坚持不懈的医护人员少之又少。然而,她却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结核病事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站就是二十多年……她是结核病患者的福音,她是肺部健康的守护者,她是患者们心中的真正的大医。
向来低调的毛晓辉主任面对这次报道略显羞涩,她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和我们广大的结核人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治病救人。简单的话语却意味深长。毛主任几乎每隔两三天都会出一次专家门诊,在门诊一坐就是一整天,没有时间喝水,也不怎么敢喝水,因为病人多的时候连上厕所的空隙都很难找到。面对这种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没有人不恐惧,她是医生,也是普通人,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医院配发的N95医用防护口罩,这种口罩防护效果好,但透气性很差,普通人戴一会儿都会觉得憋,可想而知这一天下来会有多辛苦,每每下了门诊,摘下口罩,她的脸上和鼻梁上都有一道深深地勒痕,任谁看了都会心疼不已。
回想起和结核菌作斗争的二十几年从医经历,说起一件件历历在目的感人事迹,有太多辛酸、太多感触。几年前,毛主任在门诊收治了一位十几岁的男孩,从贫困山区连夜赶来看病,来的时候病情危重,高热、气短、咳嗽,双侧肺部布满了结核病灶,非常衰竭,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死神带走,他干瘪的身躯、无望的眼神刺痛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可能是病的太久,小伙子对生存已经快要失去信心,话语之中透露着轻生的念头。毛主任在他住院长达2个月的日子里,精心制定诊疗方案,不厌其烦地给他做心理疏导,小伙子也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后来的活泼开朗,病情也在一天天好转,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年后,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后来,毛主任收到小伙子寄来的感谢信时还对大家说:这是患者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这样情景在毛主任的日常工作中不胜枚举。还记得有一位山区的小学老师,不幸患上了结核性脑膜炎——这一结核病中的杀手级危重症,入院时人已昏迷,九死一生。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突然的重病不起让家人在承受巨大精神痛苦的同时也经受着无法逾越的经济障碍,好在家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毛晓辉主任日夜兼程、悉心治疗,每周两次的椎管给药和对家属的康复指导,最终让他起死回生,康复出院,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重登讲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继续添彩。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毛晓辉主任用青春和汗水做着对医者最平凡的诠释,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勤奋、坚实地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她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用精湛的医术挽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始终如一的热情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医本仁术”,这是毛主任作为一个医者信奉的最为朴素的医道真谛。她始终带领团队传承着一种精神:工作严谨、治学严谨、生活严谨,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
图为毛晓辉主任“好大夫”网站个人端的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