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又呈现死灰复燃的态势,在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中,结核病致死人数居首位。年-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年鉴和各种报告结果显示,结核病的死亡率上升趋势为:非洲区50%、美洲区(除外美国和加拿大)23.6%、东南亚区33.3%、欧洲区37.5%。最近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调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感染率为44.5%,0~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为0.9%。卫生部公布的我国结核病防治社会评价显示: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核病防治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知晓率低;现代传播媒体传播结核病知识的作用和效果低;对结核病患者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
二、结核病的诊断指南对呼吸系统结核病和各种肺外结核病诊断要点作了介绍。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查方法、X线检查所见的多形态表现。结核菌分离培养阳性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发病较少,故痰涂片染色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痰菌检出率,应查痰3次以上。肺外结核病按诊断部位和脏器命名,如:结核性脑膜炎、肠结核、肾结核等。
三、结核病的治疗指南强调了结核病治疗的5项原则:早期、规律、适量、联合。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是肺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的基本疗法。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INH,H)、链霉素(SM,S)、利福平(PFP,R)等,对于耐药结核病可酌情选择其它抗生素联用。指南也推荐患者使用复合制剂,可保证患者联合、足量的化疗。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肝肾损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