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3月26日,沙坪坝区土主镇卫生院副院长吴玉林医生到我校对学生进行了预防结核病的宣传普及讲座,我校组织四、五年级学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本次专题讲座主要针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治疗与愈后、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报告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讲座中,吴玉林医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同学们在这个过程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了结核病,防止产生恐慌心理;对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对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丨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丨
01
肺结核患者的病变进展快、范围广、炎症反应强烈时常有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妇女月经不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02
除全身症状外,由肺部损害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约1/3的患者有咯血。胸痛常与病变涉及胸膜有关,呼吸困难常在病变广泛或伴有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情况时出现。
03
肺结核患者呈慢性低热,体温不稳定,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长期午后低热,次日凌晨前退热,称为“潮热”。
04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称之谓“肺结核可疑症状”。
为什么有些肺结核患者没有症状?
肺结核的症状大多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近一半早期患者症状较轻微,常不引起注意,有的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气管炎”。因此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定期体检对于发现早期肺结核患者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病人在日常生
活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1)肺结核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要按医嘱规律服药,按时复查,不能自行停药,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动员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3)如果痰菌阳性应该居家隔离,尽量独居一室,避免接触儿童等易感人群,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如果不得不去应该主动佩戴口罩,以避免排出带菌飞沫。
(4)如果有痰要吐在金属、搪瓷或陶瓷容器内,再通过煮沸、药剂等方式进行消毒。
(5)患者的食具及生活用品可采用煮沸、阳光照射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6)患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条件允许时可采用紫外线灯室内照射。
(7)患者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这对病灶吸收和提高疗效都有好处,体育锻炼不宜剧烈,以散步等项目为宜。
(8)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不对他人咳嗽、打喷嚏;经常戴口罩,不随地吐痰;衣物、被褥等用品经常晾晒;经常开窗通风。
儿童肺结核有什么特点?
1、患儿一般有与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史,传染源是家庭内的成人患者,如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等。
2、有结核病中毒症状,如低热、食欲不振、盗汗等。但也有原发性肺结核的儿童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3、儿童初次感染结核菌容易发生原发性肺结核,严重时可形成血行播散,导致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医生为您支招
“好用的家庭消毒方法,
用以减少细菌滋生。”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传播媒介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周围人群中存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消毒方法。
1、加热或煮沸:结核菌经℃煮沸后立即死亡,70℃10分钟、60℃1小时可杀死。食具、痰液等可用此法消毒。
2、空气消毒: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就是开窗通风,个体常常因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而感染,经常通风,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给您简单举个例子:假设肺结核患者的排菌量是固定的,房间每通风1次,空气中的含菌量便减少1/2。当然,通风次数越多,空气中病菌量就会越少,这样感染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3、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结核菌对阳光和紫外线都非常敏感,对一些衣物、被褥、书籍等可以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4、消毒剂:10%的来苏水溶液1-2小时、20%漂白粉溶液浸泡2小时、5%的84消毒液5分钟可以杀死结核菌,可用于痰液等消毒。
注:此文后部分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陈嘉怡
图片:陈亚琴
刘晓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