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入侵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得了肺结核如果不能及早就诊和正规治疗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肺结核可以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严重者甚至死亡。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万,每年新发病例约万,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3万人。
肺结核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口鼻里喷出的飞沫中带有结核菌,健康人吸入这样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肺结核。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疲乏、食欲减退、体温一般38度左右,午后逐渐升高,经常夜间睡眠时出汗。严重时有胸痛、咯血。
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全国所有的市/县/区级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设在疾病预防控制医院。早期检查、早期发现肺结核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的关键之一,发现越晚对健康的影响越大。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肺结核要早期治疗,并联合使用几种有效药物,只要坚持规范服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肺结核的治疗时间至少需要6—8个月。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途停药,或者时服时停,治疗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产生耐药。部分病人服药后可能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皮肤搔痒、关节疼痛、手足麻木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视物不清、皮疹、听力下降等症状。
服药后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和医生联系,由医生根据情况调配药物,而千万不能自行停药或选择性服药。
痰液检查证明没有了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基本上就不会有传染性,在继续治疗期间可以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刚发现的普通肺结核病人接受正规治疗2—3周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已经没有了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可以与他人正常交往。患肺结核的学生在治疗取得效果并没有了传染性后,可以经当地结核病专业机构证明继续上学,但需要继续规范服药。
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肺结核,能够大大减少感染肺结核的危险。卡介苗接种是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的组成部分,接种卡介苗可以大大减少儿童少年发生栗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机会,但是不能预防儿童其他类型的肺结核和成人的肺结核。有连续咳嗽两周以上症状的可疑肺结核患者尽早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做检查是预防肺结核传播的最重要措施。肺结核病人应该注意不与他人密切接触,不与人对面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帕、衣袖等遮挡口鼻。肺结核患者吐出的痰液要用纸张包裹后烧掉。传染期的肺结核病人要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可避免时要戴上口罩。有条件的家庭要让传染期的肺结核病人单独居住,不与家人过于密切的接触,避免传染家人。肺结核病人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