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诺朱涛博士疫苗创新研发先行,助力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4/9/8 11:45:33   点击数:
 京城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8/9330305.html

康希诺有五大创新疫苗平台技术,包括腺病毒载体疫苗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重组技术、制剂技术、mRNA技术。已建立覆盖12种传染病的17种疫苗的强大研发管线,其中包括年获得批准的全球创新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技术已在多国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

本次VacCon有幸能够邀请到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朱涛博士。其负责的研发管线涵盖多种传染病,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脑膜炎疫苗已获批准上市。作为领先的疫苗研发企业专家,他将在会上分享全球首款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吸入剂型的研发进展。

朱涛博士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负责研发,国内注册及临床事务

其负责的研发管线涵盖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肺炎、脑膜炎等多种传染病,其中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脑膜炎疫苗已获批准上市。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0项,同时承担多个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VacCon组委:

今年2月25日,唯一可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疫苗“克威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您认为该疫苗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与传统灭活疫苗的区别是什么?哪些优势使该路线成为应对新冠疫情的首选?

朱博士:

人5型腺病毒(Ad5)是一种很常见的病毒,我们的平台技术剔除了复制相关基因,Ad5载体在人体内不会复制。此外,我们又插入了另一段基因,用于合成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腺病毒载体相当于火箭,基因相当于卫星,载体携带基因进入人体细胞;基因进入人体细胞后合成S蛋白,S蛋白作为抗原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病毒载体技术平台就具有在相对短时间内研发出疫苗的能力,我公司恰恰拥有成熟的人5型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此前我们以此平台为依托,成功开发了肺结核加强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寨卡病毒疫苗和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

VacCon组委:

克威莎同时作为全球首款吸入式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目前该疫苗的研发进展如何?吸入数据怎么样?安全性、有效性结果如何?

朱博士:

全球首款吸入医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研发,目前二期临床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推进紧急使用的申请工作。

吸入一期:年9月,北京军科医院共同主持研究,临床入组人数为人。一期临床数据已在《柳叶刀》发布,是全球首个公开发表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临床试验结果。数据表明,耐受性良好,未引起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雾化接种一剂可诱导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黏膜免疫反应。首针肌肉注射28天后,雾化吸入加强可诱导强烈的IgG和中和抗体反应,抗体水平约为1针肌肉注射4倍左右。

吸入加强:已接种两针灭活苗后,用吸入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加强,中和抗体水平相比加强之前升高-倍;

VacCon组委:

雾化吸入新冠疫苗的与肌肉注射是否相同?有哪些优势?

朱博士:

吸入式新冠疫苗与肌肉注射使用了同种疫苗,其制剂配方未改变,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雾化吸入免疫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口部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形成保护。

优势:

可高效激发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重免疫保护全。通过模仿病毒的自然感染来训练机体的免疫记忆功能,不仅预防重症还预防感染,就像戴上了隐形口罩。

无需打针,消除了局部不良反应,提升人群接种意愿,有望进一步提高免疫覆盖率。

降低医护操作风险与工作量。吸入剂型可以减少医护人员针刺操作次数,从而降低针刺等操作带来的风险。

VacCon组委:

针对于突变株奥密克戎,现有疫苗对其是否具有保护力?接种加强针是否能有效提升保护力?

朱博士:

针对最新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康希诺生物一直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wh/1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