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故事颜成融入骨子里的军人担当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4/3/15 14:27:27   点击数:
                             

融入骨子里的军人担当

记首届“惠州最美退役军人”颜成

从军、驻村、扶贫、再驻村。这些年,他从军旅历练出来,退下军装即刻沉入乡村,亲历和见证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又扛起振兴乡村的历史责任。用行动续写老兵风采,用汗水为军旗增辉。

他是惠州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颜成,今天故事的主角。

从军

穿军装,当好兵

年,一个背囊装着高中课本和两套换洗衣服,颜成欢欢喜喜地入伍了。在部队期间,颜成一边刻苦训练军事技能,一边努力复习文化课程,励志当个好兵,圆梦军校。

“我这人有个习惯,但凡我认定的事,不管多难,我都会坚持把它做好。”颜成说,从新训结束下到连队,他每天操课训练之外的时间都是用来复习文化课,当时没有手表、更没有手机,他硬生生把自己的生物钟练成了晚上23点睡,早上5点醒,最终得与如愿。

“从军十几年,虽然是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但是我非常感恩那段穿军装的日子,更不会忘记军旅历练的点点滴滴。”颜成说,年,他作为新兵和战友们一起参加了抗洪抢险。当时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这是继年和年两次洪水后,我国在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

“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身为人民子弟兵,当年军委首长的一句话,颜成和战友们二话不说就冲上了长江大堤,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保堤一线,夜深了整个连队就以堤坝为床,彩虹布为被对付一下,最终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抗洪抢险任务。

“吃过部队的苦,现在在单位工作中遇到这点苦根本不算什么!”提及“98抗洪”颜成感慨万千,他说也就是那次抗洪,让他对着军人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下定要当一个好兵的决心。

奔着当一个好兵的目标,颜成在各项军事训练中更加卖力。年,在执行一项重大军事任务中,因为表现优异,颜成荣立三等功,接着又考上了军校。

年,颜成从排长晋升为第15军直升机大队黄陂场站汽车连副连长并直接代理连长职务。他结合平时连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提出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出成绩,第三年巩固提高的建连计划,最终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连队。

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颜成正在四川执行飞行员疗养保障任务,很快他接到上级指示,赶赴距离任务地最近的都江堰与战友们会合参与抢险救灾工作。在灾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颜成和战友们从最初的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到后期抚慰灾民创伤,参与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连队被上级表彰为“先进连队”,作为主官的颜成也再次荣立“三等功”。

驻村

听民声,察民情

年,颜成转业了!和所有的复转军人一样,刚到地方的时候,他也经历失落和迷茫,但是很快调整状态,打鸡血般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我是带兵打仗的,而安置单位是惠东县政协办公室,感觉一下子就有点束手无策了。”颜成说那段时间,感觉浑身的力气没地方使。恰好此时,办公室一名老同志在驻村扶贫,为了尽快适应从带兵干部到地方公务员的转变,颜成跟着老同事开启了驻村扶贫的生活。

年底,颜成从老同志手中接过惠东县安墩镇澄华村驻村扶贫的担子。真扶贫,扶真贫就要做到精准识别,颜成牢记中央指示精神和老同志的教导,一户一户,一家一家的走访调查贫困户的真实情况,然后按照中央精准识别扶贫要求,一家一家建立台账。

“相较于别的单位,颜哥对交代给他的任务,重视度极高,最少一周下去一次。”说起颜成驻村扶贫的故事,同事黄凤如数家珍。她介绍,颜成驻点的澄华村有一个叫郭华(化名)的贫困户,他老婆已经去世,他自身是残疾,有两个未婚的小孩,上还有一位老母亲。

颜成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希望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可谁想,郭华母亲去世后,他天天只跟酒有交流,没日没夜地喝得整个人都是昏昏沉沉,也不做事,刚建好的新房子卫生也是极差,看的人心寒。

看着郭华自暴自弃的样子,颜成又气又着急,一开始是好心相劝,每次见都苦口婆心的开导郭华,让他振作起来,开导没用后,变成训诫,说再见到郭华喝酒,肯定给他屁股上一大脚,还告诉他如果再这样下去,直接取消贫困户的资格。

最终,颜成的耐心和执着打动了郭华,他慢慢戒了酒,还将门前小池水圈了起来,认认真真饲养之前买的牛,开始发展养殖业。一年后,慢慢变好的郭华也得到了村民的尊重和认可,他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也越来越足,“还在村里找了个媳妇,组建新的家庭。”说起郭华的转变,颜成忘记了所有的酸楚。

“还有一个是叫郭新(化名)的贫困户,他的小孩患有急性白血病,小时候高烧差点烧成脑膜炎。”黄凤的脑子像个记事本,什么事情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她介绍,了解到郭新的实际困难后,颜成一方面向单位办公室为他申请治病的经费,一方面通过自己在部队的战友为郭新的孩子寻找去北京治疗的机会。

通过努力,郭新带着孩子进京开始治疗,但农保报销多出的费用部分犯难了。于是颜成又开始一家家的跑,去医保局、民政局,为郭新申请费用的报销,最终又为他多解决了几万块钱的医疗报销。”

“我要说的一个细节是,我们去安墩一家贫困户进行慰问时,户主是坐着轮椅的,下楼梯不方便,颜哥观察到,马上小跑过去,帮忙将轮椅抬起来,使其安全地下了楼。”说话的人叫张伟峰,他也是颜成多年的同事,在他眼里,颜成是个热心人,不管什么时候看到那些有手有脚,但是不上进的贫困户,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苦口婆心地劝说,一边还帮他们买鸡买鸭,围水造池,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活出尊严来。

扶贫

出奇招,找精准

转业后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一开始颜成的任务非常重,初到澄华村,43户贫困户,78名贫困人口曾经一度让这个贫瘠的山乡小村死气沉沉。

颜成通过深入细致地走访调研,开始为小村把脉,找出结症。他首先从两个最主要的问题入手:第一是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大力助其发展养殖业;第二是对于得病的贫困户,医院检查,查明病因;第三是整治村委的党建工作,并将党员干部外学制定为一项长效机制来落实,规定每年最少一次安排全村的党员干部代表去到别的镇参观学习其先进思想、先进产业;第四是优化班子结构,结合村组换届时机,在村组干部换届改选时,尽可能优化了年龄结构,做到老中青结合,还融入了本科毕业生的新鲜血液,班子人员配比更占优势。

驻村扶贫,一位名叫何凤(化名)的贫困户给颜成的印象很深,这是一个30岁都没有结婚的村姑。何凤的父亲是赤脚医生,从小过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nmywh/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