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一好!
随着温度的升高,
不少小伙伴都约着一起去户外活动,
如果你们选择去大自然玩耍,
去森林里郊游,
有一种虫子??你们一定得小心了!
有一种虫,在夏天如幽灵一般出没。
有一种虫,传播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有一种虫,吸血寄生简直无恶不作。
有一种虫,两个月内将要咬50万人!
那就是!
在荷兰,
近年来被蜱虫叮咬感染的人数一直在增加,
蜱虫俨然成为荷兰夏季的第一大害虫。
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RIVM)报告,
在去年前五个月
报告被咬的人数已经增加了29%。
而在今年,
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人会被蜱虫咬到!
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所以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虫子呢?
斗斗为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蜱虫?
蜱(pí)虫,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等。
蜱虫主要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
小的蜱虫大约有绿豆般大小,当吸饱血液后,会达到黄豆般大小。
它们吸血的范围也很广:哺乳动物包括猫、
狗、人、鸟类、爬行动物都可能被它吸血。
被蜱虫咬到,可能会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蜱虫却会“藏”在你的皮肤表面,
而且一旦被咬到,
可能会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与蜱虫携带的无形体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有关。
以发热伴白细胞、
血小板减小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点。
严重时,也有会致死的个案发生。
如何预防被咬?
斗斗给大家划重点,如果去外面玩,怎么才能预防呢?
做到以下几点,你就会减少被这种可怕的虫子咬到的概率??
1??穿浅色衣物,这样黑色的蜱虫附上来时
容易被发现、清除。
2??穿长裤、长袖衣物,包脚的鞋子,
并把裤脚掖到袜子里。
(把自己给包紧了!)
3??使用含有DEET成分的蜱虫驱逐剂,喷到裸露的皮肤和衣物上。
4??外出(尤其是野营)后自己检查身上是否有?虫子,使用全身镜检查背后。
被咬症状?
但是如果这样还是不小心被蜱虫咬了,如何判断症状呢?
当被蜱虫咬了以后,比较容易引发的是一种叫莱姆病的疾病。莱姆病可能对于大家来说不是很熟悉,不过,这种病也是引发脑膜炎的疾病之一。
莱姆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通常在蜱虫附着部位出现皮疹。皮疹在叮咬后第3天到第30天时出现。开始时通常是一小片发红区域,然后开始扩散。
但是,皮疹看上去也会有其他的方式。比如会出现流感的症状,比如发烧、头痛、脖颈僵硬、肌肉和关节酸痛、疲乏和腺体肿大,也是莱姆病早期阶段常见的症状。
尽管这些早期症状往往在几周后自行消退,但是出现过症状的人仍然可能受到感染。有些人的皮疹可能会在身体其他部位卷土重来,还有一些人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随后的阶段(数月至数年):在身患莱姆病但没有治疗的人中,多达60%的人出现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关节发炎),通常见于膝盖部、胳膊肘部和腕部。
有些没有接受治疗莱姆病的人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包括脑膜炎(脑膜和脊膜发炎);面部无力;以及双手、手臂、双脚和/或双腿虚弱和/或疼痛。这些症状可持续数月、往往在轻微和严重之间反复。
罕见情况下,莱姆病可能会影响心脏,出现心跳速度改变。
对红肉过敏?
有一种蜱虫,被咬之后会对红肉产生过敏现象。
在荷兰的篦子硬蜱被发现有分泌alpha-gal。这种物质会导致被叮咬者产生严重的红肉过敏,终身不能吃肉。
除了荷兰,临近的其他欧洲国家,例如德国,也已经发现了被蜱虫叮咬后对红肉过敏的病例。
一想到不能吃肉,实在是太难受了!
但是,并非所有的被蜱虫咬伤的患者都会对红肉过敏,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只有非常严重的蜱咬伤才有导致过敏的风险。
如何治疗?
如果你被蜱虫咬了,要如何治疗呢?
快拿出小本本记下来!
立即使用细头镊子去除任何蜱虫:
1??不应挤压或拧转蜱虫,而是靠近皮肤夹住它,
均匀用力把它直接扯出来。
不建议使用诸如火柴、凡士林或煤油等其他方法。
2??把叮咬的日期和部位记下来以便将来参考。
3??如果出现皮疹,去看医生。
注意:所有刺激活体蜱虫,用烟头、酒精、油性物质、凡士林等等来杀死、窒息或者“麻醉”蜱虫的办法,都有可能导致蜱虫口器折断,
或者将吸入的、已经和自身毒素混合的血液返流至宿主体内,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因此很多土办法看似可行,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隐患,不能不谨慎处置哦!
一旦自己处理不妥善,赶快去联系你的家庭医生!
最后的最后,斗斗还是提醒大家,
出去玩还是得小心这种虫子!
而且还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哦!
另外,如果你被咬了以后,
并且机智地把虫子取了出来,
最好留着这只虫子,可以用玻璃瓶或者纸巾装好,
方便以后去家庭医生那里,
医生在诊断的时候给你做详细判断!??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公共卫生局
—THEEND—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