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接种疫苗,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告儿童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抵抗力的有效措施,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因此,让您的孩子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既是您的权利,也是您的义务,请家长或监护人与我们一起共同做好您孩子的预防接种工作。
一、疫苗分类
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接种的疫苗,公民应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乙肝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及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受接种的其他疫苗。第二类疫苗对第一类疫苗是重要补充。实际上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第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成为免费接种疫苗。
接种单位使用的各种疫苗均是由国家药监部门严格审批,临床验证,儿童接种是安全、有效的。
二、接种须知
、当您的孩子出生或从外地迁入本地后,请在个月内主动到居住地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办理和领取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早为您孩子接种疫苗。如您的孩子迁出本地,请到原接种单位办理转卡手续,并主动到新居住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出示接种证、卡,保证您孩子接种疫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果接种证遗失,请立即到孩子建卡的预防接种门诊补办。
2、医务人员凭证接种,因此每次接种时请携带接种证和本告知书,并按预约时间和地点带您的孩子接种疫苗。
3、接种证是您孩子预防接种的有效证明,在办理孩子的入托、入学、出国手续时,有关部门均要查验,请您妥善保管好接种证。
4、您孩子的现住址、监护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如有变更或暂时离开本地,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您的孩子服务。
5、根据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理想抗体水平等因素,有些疫苗需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多次接种才有效,您的孩子一定要按规定的接种日期、次数进行接种,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6、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多数人不发病,但保护率并非00%,因个体差异,少数人可能因免疫失败导致发病,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7、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接种后,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机率很小,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只要加强观察,多喝开水,并注意保暖即可,会很快痊愈。症状较重者应请医生诊治,对症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驱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混淆。
8、预防接种后除出现本告知书中列出的接种反应外,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难以预料的、严重的、罕见的接种反应,请在出现后注意以下几点:①医院,及时治疗;②及时与接种单位的医生联系;③如有疑问,请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河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等规定,因预防接种造成的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等异常反应的,根据损害分级给予一次性补偿。接种一类(免费)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费用由政府承担。接种二类(自费)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将和您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鹿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附件:
一类疫苗可预防疾病及免疫程序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免疫程序
接种方法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剂,、6月龄分别接种第2、3剂
肌内注射,5ug/0.5ml、0ug/0.5ml
卡介苗
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
出生后尽快接种,2月龄内完成剂
皮内注射,0.ml
脊灰减毒活疫苗
小儿麻痹症
出生后2、3、4月龄初免,4周岁加强共4剂
口服粒,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出生后3、4、5月龄初免,岁半至2岁加强共4剂
肌内注射,0.5ml
白破疫苗
白喉、破伤风
6周岁剂
肌内注射,0.5ml
麻风疫苗
麻疹、风疹
8月龄剂
皮下注射,0.5ml
麻腮风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
8-24月龄剂
乙脑减毒活疫苗
乙型脑炎
8月龄,2周岁共2剂
皮下注射,0.5ml
A群流脑多糖疫苗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8月龄共2剂(间隔三月)
皮下注射,30ug/0.5ml
A+C流脑多糖疫苗
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周岁,6周岁共2剂
皮下注射,00ug/0.5ml
甲肝减毒活疫苗
甲型肝炎
8月龄剂
皮下注射,ml
二类疫苗可预防疾病及免疫程序疫苗名称
预防疾病
免疫程序
接种方法
同种类第一类疫苗
有
无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病毒性肝炎
按0、、6月程序接种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儿童);.0ml(成人)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脊髓灰质炎
2、3、4月初免,8月龄加强免疫
肌肉注射0.5ml
√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
按0、、6月程序接种
肌肉注射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
初免接种剂,间隔6个月加强免疫剂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儿童).0ml(成人)
√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24月龄儿童基础免疫3剂,每剂间隔月;2-5岁儿童接种剂。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
A群C群Y群Wl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周岁、6周岁各接种剂。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0.5ml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
2-6月龄内接种3剂,6-2月龄接种2剂,间隔个月,第二年或8月龄时加强剂;-5岁未接种过的儿童接种剂
疫苗复溶后用于肌肉注射或深度皮下注射0.5ml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
2、3、4月龄或3、4、5月龄基础免疫三剂次,8月龄加强免疫一剂次
肌肉注射0.5ml
√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四联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
3、4、5月龄基础免疫三剂次,8-24月龄加强免疫一剂次
深部肌肉注射0.5ml
√
水痘疫苗
水痘、带状疱疹
-2岁的健康儿童接种剂;3岁及以上的个体接种2剂,间隔6-0周
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0.5ml
√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A群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
2月龄-3周岁婴幼儿,每年应服一次
直接喂服3ml
√
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
6-36个月儿童:接种2剂(0.25ml),间隔4周。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接种剂(0.5ml)
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
√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7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3、4、5月龄初免,2-5月龄加强剂;7-月婴儿初免2剂,第3剂2月龄后接种;2-23月龄接种2剂;24月龄—5岁儿童接种剂
婴儿的大腿前外侧肌或儿童的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2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系统性肺炎球菌感染
2岁以上高危人群
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
√
伤寒疫苗
伤寒
2岁以上的所有易感人群,重点是2-5岁人群。
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
霍乱疫苗
霍乱及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2岁及2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初次免疫分别于0、7、28天口服苗粒,已服过本品的每年加强一粒
口服
√
乙脑灭活疫苗
乙型脑炎
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0天,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针。
皮下注射
0.5ml
√
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
2-5月龄接种3剂,6-月龄接种2剂,2-7月龄接种剂,间隔个月。
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每次人用剂量0.5ml。
√
注:具体的疫苗接种方法、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见疫苗说明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