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结核病了解有多少?
【浏览提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年度报告,每一年约有900万新发结核病人,15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结核病健康教育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主要措施之一。
今天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河南农村版特约请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专家撰写了一组稿件,帮助大家了解和预防结核病。
春季结核易发学生要留意
春季,是结核病的多发期。而根据全国和我省学校结核病的疫情特点,在此期间,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更容易爆发结核病。为何学生易在春季产生结核病?
这是由学生身体素质、学校特殊环境、结核病的传播特点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首先,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机体免疫功能尚不完善,由于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精神紧张,加上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体能锻炼少等因素影响,一旦感染结核菌后,容易产生结核病。
其次,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师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不但相互间接触密切,而且接触时间长,如果有同学得了活动性肺结核的话,那末他/她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就会将结核菌通过喷出的飞沫沾染给更多的同学,极易造成学校结核病的传播流行。
再者,人体从遭到结核菌感染到病发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一般在感染后1年内病发机会最大。但学生由于本身的身体素质,感染后病发较快,短则2~3个月后病发,且发病率高。冬季学校由于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门窗常常关闭,且无机械透风设施,一旦有结核病传染源的存在,同班级、同宿舍的同学就会感染,而经过冬季的感染,一部分会较为集中地在春季病发,造成学校结核病爆发流行,有的乃至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减少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在发现结核病患者前,学校要重视结核病的防控工作,1是注意加强教室、学生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透风,下降结核杆菌的浓度。2是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3是催促学生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徐吉英)
并不是所有结核都沾染
虽然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通常而言只有肺结核才具有传染性,并且痰标本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是最具有传染性的传染源,我们称之为涂阳患者。另外,由于病灶部位的缘由,一些喉结核患者也可能是传染源。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等几乎没有传染性。
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沾染。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会遭到沾染,医学上称结核菌的感染(感染并不等于病发,我国大约三分之一人口已受结核菌感染)。结核病沾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和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健康人遭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产生结核病,是不是产生结核病,主要遭到两种因素即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产生结核病。在我国,结核菌的感染率超过40,人体初次遭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产生结核病,少数人在抵抗力下降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产生结核病,发展成结核病的概率平均为5~10。
(王少华王侃)
结核病人需增营养补消耗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数结核病人在得病期间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因此结核病人在积极配合医生医治时,也要在饮食方面增加营养,从而弥补因疾病而至的消耗,增进身体的修复。结核病人饮食应注意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并同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来增强抵抗力。
补充充足的优良蛋白质。蛋白质的增加可直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有瘦肉、家禽、乳类、蛋类等。一个体重50~60千克的病人,逐日进食鸡蛋2~3个,瘦肉2两左右,牛奶200~400毫升,每周进食适当鱼、虾1~2次便可。
供给充足的热量。结核病患者常常有低热或高热,热能消耗比正常人高,逐日每公斤体重应供给热能40~50千卡。饮食要多样化,粗细粮要公道搭配。要求主食逐日400~500克,油类逐日25~30克。
食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的食品。每天进食1斤左右新鲜蔬菜,其中应有半斤以上是绿色蔬菜。如青菜、油菜、芹菜、西红柿、胡萝卜等。可再适当吃些水果,如苹果、梨、杏、柑桔、草莓、桃等。进食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结核病灶的钙化,需要大量的钙,因此,除每天喝些牛奶及吃些蔬菜补充钙外,还应吃些海产品、豆制品等。
(孟澜涛)
难缠的耐药结核病
尽人皆知,结核病不可怕,由于90以上的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可怕的是近几年出现的耐药结核病。时至今日,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3大挑战之一。
我国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有12万耐多药结核病例。耐药结核病是一种非常难缠的疾病,由于病人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医治起来非常困难,常常疗程很长,耐多药病人一般需要18~24个月,而且医药费用是医治一般病人的100倍左右,因此不但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昂贵的医治费用和不良的预后对个人、家庭成员均造成巨大心理和经济负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
造成耐药的缘由很多,但主要是对结核病不规范医治造成的。如,患者没按要求到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接受正规的医治和管理,常常症状减缓就停药,有症状时再服药,像这样循环往复,终究致使了耐药。另外,病人自行用药、滥用抗菌素也易造成耐药。
耐药结核病临床表现与普通结核病无明显差别,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等,与患者的年龄、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并存疾病、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菌量及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等均有关系。
耐药结核病在医治上应采取以化学医治为主的综合性医治措施,才能获得最好的疗效,同时患者注意饮食调养,科学休息,充足睡眠,都有利于增进康复。另外,病人出门最好戴口罩,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不随意对人咳嗽,不随地吐痰等。患者家中要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不吸烟酗酒,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对新生儿应接种卡介苗等。
(谢春雨)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