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6-11-21 9:57:50   点击数:
 

患者入院前情况:年轻女性,27岁,入院之前10天出现头部间断性的隐痛,恶心,呕吐,为胃内溶物,非喷射性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8.5℃,没有寒颤,没有咳嗽咳痰,也没有意识障碍,医院就诊,头颅CT未见异常,腰穿结果颅压大于,怀疑是“结脑”,医院。

入院后诊断过程:入院后查体,没有特别的阳性体征,既往体健,没有结核密切接触史,辅助检查无论是胸片、CT、头颅核磁都未发现异常,但T-SPOT结果是0,抗结核抗体是阳性。连续做了几次腰穿,其脑脊液的情况:4月13日入院第二天,颅压大于,蛋白,糖和氯化物略偏低;4月15日复查,颅压,蛋白降到了69.6;4月23日颅压正常,蛋白48.5;期间脑脊液化验抗结核抗体为阴性,未找到隐球菌,结核菌PCR阴性,肿瘤标志物阴性。综合整个病程:①青年女性,起病急,病程短,脑脊液变化非常快短时间内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影像学检查都是正常的;②T-SPOT结果为0,由此诊断患者是病毒性脑膜炎。

小结:“结脑”早期的症状为发烧、糖低氯低、蛋白高,但病毒性脑膜炎在高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糖低和蛋白高,尽管“病脑”的蛋白没有“结脑”高,在治疗方面,“病脑”要抗病毒治疗,而对于“结脑”要想实现较好的“愈后”,早期要迅速的抗结核治疗并给予激素治疗。该医院很多脑膜炎患者都是类似的情况转过来的,之前通常的治疗手法是:首先考虑“结脑”,给予激素抗结核药的治疗,发现效果不好,因为一部分病人确实不是“结脑”。T-SPOT具有“快速出结果”的优点,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形,T-SPOT结果又是阴性,首先把“病脑”放在第一位考虑。因此,T-SPOT对于临床区分“结脑”与“病脑”的意义是比较大的。









































游戏圈码农入行指南
青果唱游大智&汪河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zztx/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