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危重的病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抗生素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力武器,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抗生素到底怎么用?
治疗原则有哪些?治疗除给予必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外,应给予特效的抗菌药物。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考虑:
1.当地细菌流行病学试验,选择有效药物;
2.选择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
3.重症患者、病原菌尚不明确的中枢感染,应采取联合抗感染治疗;
4.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在严格掌握剂量和疗程的前提下,必要时可以考虑鞘内注射
如何根据抗菌谱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必须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作用机制、适应证及其治疗效果和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等正确评估。譬如,由于婴幼儿常见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宜选用氯霉素或氨苄西林。成年患者宜采用青霉素G和氯霉素等。孕妇慎用或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害胎儿听神经),氯霉素(滞留胎内中毒),四环素(沉积于胎儿的骨骼中),磺胺类(致胎儿核黄疸)等。
下表总结了颅内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表1.颅内感染抗菌药物选择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1.宜选用杀菌剂
抗菌药物按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①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等);②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与多黏菌素);③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族、氯霉素、红霉素);④慢效抑菌剂(磺胺类与环丝氨酸等)。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和淋巴系统的缺如,宜选用杀菌剂以有效杀灭病原菌。氯霉素虽属抑菌剂,但脂溶性强,脑膜渗透性好,高浓度时对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具杀菌作用,但对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仅起抑菌作用,故不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尽量避免鞘内给药
鞘内给药常因药物过量而导致惊厥、昏迷等不良反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仍达不到有效浓度,也可鞘内给药(如金葡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和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等)。操作时必须无菌操作,并正确掌握剂量。
3.选择合理给药方案
脑脊液中抗菌药物的浓度应长期超过药物对感染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次剂量使脑脊液中药物峰值超过MBC10倍以上的各种给药方案,可使治愈率达到90%以上。应大剂最静脉给药,间断或持续滴注。治疗后炎症减轻,血脑屏障通透性也随而降低,故病情稍有好转时不应立即减量。有条件时,宜在疗程中多次测定脑脊液的杀菌效价。
4.注意治疗疗程
疗程因不同病原菌而异。流脑的疗程一般为5~7d;肺炎球菌脑膜炎在体温恢复正常后还需继续抗菌治疗10~14d;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由于复发率高,疗程至少3~4周;继发于心内膜炎的链球菌脑膜炎则需4~6周;结核性脑膜炎为1.5~2年。
小结CNS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除需要考虑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外,还需考虑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作用。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拟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权衡利弊,防止二重感染,真正做到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徐红冰,等.世界临床药物,,34(1):64,S1-S3.
编辑:斜杠青年
投稿及合作:zhaojin
helianhealth.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