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已发明多年,通过世界各地的应用证明,它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对婴幼儿中易发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卡介苗接种采用皮内注射的方法,常打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这种方法免疫效果最优。但卡介苗的成分其实是减毒的活细菌,接种于皮内后,卡介菌会在接种部位繁殖,引起红肿、化脓反应。大约95%的婴幼儿会发生反应,这是很常见的,属于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卡疤是打完卡介苗之后的常见反应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接种处皮肤会略有红肿。接种卡介苗的特异性反应要在接种后2-3周才出现,整个过程持续2-3个月。接种处局部发生红肿、丘疹状浸润硬块,平均直径10毫米左右,逐渐软化成的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直径3-5毫米,8-12周后大部分愈合,结痂脱落后可在局部形成一稍凹陷的瘢痕,俗称“卡疤”。卡介苗接种一般无全身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1-3个月内,接种处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但不超过10毫米,有时会出现破溃化脓。更多阅读:
打了卡介苗后没有留疤,接种算有效吗
家长需要怎么做
家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接种卡介苗后的常见反应进行处理,但要注意接种处的局部清洁,为避免伤口接触水或宝宝手搔抓,家长可用干燥消毒纱布包扎。脓疱或浅表溃疡可用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来防止细菌感染。如果发生较严重不良反应,例如接种处局部脓肿或溃疡直径大于10毫米,且接种处发生脓肿或溃疡12周后仍未愈合;或接种卡介苗同侧腋下出现淋巴结肿大,即用手触摸腋下能感觉到明显肿块;或出现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继发感染者,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供稿:白庆瑞
编辑:李响
审稿:孙晓冬冯晓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