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终结结核行动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世界防结核病日—
3月24日
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了历史性突破。
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日”,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何谓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经常感染肺部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可以发生在身体除了头发和牙齿以外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俗称“肺痨”或者“痨病”)。肺结核约占结核病总数的95%,其它结核包括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皮肤结核等。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医院看病。
1.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疼、呼吸困难等。
2.结核中毒症状:午后低热、面颊潮红、盗汗、乏力等。
3.其他系统: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女性月经失调等。
4.少数患者可有结合变态反应表现:结节性红斑、皮下结节、疱疹性肌膜炎、结核风湿症等。
注意:年轻人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特别疲劳,稍微活动后就胸闷气喘,食欲不振等。或食欲正常却有缓慢消瘦等症状。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途径
1.空气传播:结核病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就会把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易被感染。
2.食物传播: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易入结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感染牛行结核杆菌。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感染了结核菌的人只有少数人发生结核病,取决于感染结核菌的毒力大小和受感染者的抵抗力高低,换一句话说,只有当结核菌毒力大而感染者抵抗力低时就会发生结核病。
另外,在所有结核病中,仅有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并且只有痰菌检测为阳性,正处在排菌期的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结核病的高危人群
流动人口:在这些群体中,结核病有可能出现局部暴发。学校人口较为集中地方,需特别注意防控结核病。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特别容易患肺结核。
糖尿病、艾滋病患者:这群人的免疫力比普通人低,据调查,3%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肺结核,患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好几倍。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像肿瘤、哮喘、红斑狼疮、肝移植等患者,因为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因而患上肺结核的比例也很高。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包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化疗的患者、肺部有严重病变的患者等。
经常抽烟的人:烟草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感染结核病和因病死亡的风险。
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治疗,
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可为第一次检查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胸片检查。其他费用仍需自付。
规范治疗,则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9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治疗费用更大。
1.抗结核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
2.保持乐观情绪,适当锻炼,戒烟酒,劳逸适度
3.注意饮食调补:宜“三高一多”,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膳食纤维和水。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面对他人。
房间要多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可能。
到结核病人聚集场所要戴口罩。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医院的呼吸科门诊。
家里有人得结核病,一定注意最好和老人、儿童相对隔离居住。
注意营养和休息,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接种卡介苗,保护儿童: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最重要的武器,但并不能够彻底预防疾病的发生。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等重症结核,但保护力是80%,保护作用仅能够持续10~20年左右。
主动筛查、早期发现、治愈结核病。
家有结核患者,该如何预防
1.与家人相对隔离居住;
2.坚持带口罩预防结核菌传播;
3.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日用品及周围的物品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
THEEND
你的安全小卫士
——————广酒后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