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椎管内麻醉后应警惕无菌性脑膜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20-9-4 16:18:02   点击数:
 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较少,但是如果发生就比较严重。其中一个较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炎,为化学性/无菌性脑膜炎,其诊断较难,一般进行排除诊断。近期,PanAfrMedJ杂志上报到了一例剖宫产术中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患者并发脑膜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诊断和处理的。

病例介绍

孕产妇,31岁,G3P2,孕39w,行剖宫产手术,无明确既往病史,否认近期上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否认抗生素治疗或疫苗接种。术前评估为ASAI期,脊髓麻醉在L3-L4间隙90mm25号穿刺针,混合布比卡因2.5ml(12.5mg)0.5ml(25ug)芬太尼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此外接受2g头孢唑林治疗。

围手术期较稳定,患者未出现任何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呼吸衰竭。患者分娩出一健康男婴,g。术后镇痛用对乙酰氨基酚、奈福泮和酮洛芬。脊髓麻醉后10h,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激越、意识丧失。

临床检查:体温36.7℃,血压/65mmHg,脖子僵硬,GSC评分8/15,患者转入ICU,使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鉴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脑膜炎。患者全血细胞计数12g/dl,WBC/mm,血小板./mm,血糖1.15g/dl,CT扫描显示无异常,MRI显示弥漫性高信号(如图)。脑电图显示较乱,无定位征像。腰椎穿刺检查无阳性发现,蛋白浓度为4g/L,WBCs/mm3,95%PNN,5%淋巴细胞,可溶性抗原阴性。

经验性治疗使用头孢曲松2g/8h,万古霉素1g/12h,联合地塞米松10mg/8h。24h后患者清醒,临床检查发现,无发热、颈部无僵硬,腰穿细菌培养阴性,聚合酶链反应结果阴性,因此考虑诊断无菌性脑膜炎,停止使用抗生素,3天后从ICU出院,15天后随访正常,MRI检查也无异常。

讨论

椎管内麻醉后脑膜炎极少,发生率为1/20,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类,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皮肤消毒不彻底,细菌经过血流或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无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消毒液、粉末、金属屑,如腰穿针套入硬膜外穿刺针内接触摩擦使金属颗粒脱落,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麻醉后24小时出现症状,表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CSF检查白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重在预防,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出现难以解释的头痛,应谨惕脑膜炎发生。

值得提出的是局麻药有抗菌功能,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等对细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不同局麻药的抗菌功能不同,同种局麻药也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2%和5%利多卡因可抑制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0.25%和0.5%布比卡因也能抑制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粪球菌生长,只有罗哌卡因对任何细菌无抑制作用。局麻药接触细菌后很快起作用,布比卡因3小时后可使细菌计数减少60%,24小时减少99%,故一般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很少见,但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穿破硬脊膜是椎管内麻醉导致脑膜炎的常见原因。

病例启示

椎管内麻醉后应警惕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

医博士编译自:DoghmiN,MeskineA1,BenakrouteA,etal.Asepticmeningitisfollowingabupivacainespinalanesthesia.ThePanAfricanmedicaljournal.;27:.doi:10./pamj..27...

作者:木木

来源:医博士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历史推荐

★关于推迟举行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公告

★重磅发声:明确村卫生室公益属性,参照“村教”转正标准,解决村医待遇问题

★好消息:医务人员最高补助1元、考试加分、免除考核...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有传染性?系列问答在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zyy/9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