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科普希望所有的妈妈都知道麻疹的治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9-7-29 17:02:33   点击数: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的泌物飞沫传播。赵绍琴先生的温病学治疗资料关于小儿麻疹的诊治,写的非常详细,现转录于下,供各位参考。鉴别诊断应与猩红热、风疹、幼儿急疹等发热、出诊性疾病鉴别。有更多的麻疹图片,看着太心疼,就不放图了。医院确诊,再根据病症治疗: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小儿麻疹这个方子的用量轻盈如羽,一是因为是幼儿,而是因为肺部疾病用药都少而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药都是量少好,很多时候,下焦的药就是要重用才有效果:以下内容来自懒兔子《医本正经》,《赵绍琴温病学资料》。小儿麻疹,当然多见于小儿,尤其常见于1~5岁的幼儿。此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有传染性,因此在幼儿园里,它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排名不分先后的,并列被视为孩子们的洪水猛兽,是妈妈们的大敌。赵绍琴先生的温病学治疗资料关于小儿麻疹的诊治,写的非常详细,现转录于下,供各位参考。麻疹在中医里可以归属于温热发疹,病因为温热邪毒进入体内导致。一般来说肺先受到侵害,因此发病初期的表现为发烧、呛咳、无痰、鼻塞流鼻涕。当热毒深入后,孩子就会表现为夜晚睡觉不安、啼哭,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这时候皮肤上就开始隐约出现红点了,同时咽喉也会红肿,口腔黏膜先出现斑点,眼睛好像发炎一样会见光就流眼泪。眼睑浮肿,烦躁哭闹,有时候还会腹痛腹泻。当发烧三四天之后皮疹会从耳后、颈部出现,口腔上颚部也有。出疹后孩子的体温会骤然升高,尤其是在夜里11点到半夜3点之间,和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疹子发出3~4天后皮肤开始有色素沉着,两周后就会逐渐消失了。治疗的时候也要分阶段,不能一概而论。在初期,以发热、呛咳、咽红、口腔上颚出现斑点、舌红、脉滑数为主要症状,治疗以疏风宣肺透疹为法。赵先生的推荐用方为:薄荷1克(后下),蝉衣3克,前胡3克,芦根10克。水煎后徐徐饮下。此时切不可用辛温的药品透发,会导致内热更甚,甚至出现喘症。薄荷、蝉衣都属于发散风热的药,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的功效;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药也不会用。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医治疗此类疹病,并不是把热毒压下去,反而是用药让热毒尽快的透散出来,反而是要透疹为好。只有把热毒散出,以后才不会再生他患。那如果错过了初期最佳治疗时间,孩子的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发疹期。症状主要为发热更重,呛咳,咽喉肿痛,口腔上颚的红点增多,眼睑浮肿,眼屎多,腹中阵痛。舌红,脉滑数。治疗则以清疏和营透疹为法。赵先生推荐的用方为:生地黄6克,蝉衣3克,炒牛蒡3克,鲜芦根10克,白茅根各10克,钩藤6克(后下)。水煎后,徐徐饮下。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蝉衣疏散风热,透疹;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一定要后下,久煮无效)。这时候由于已经热入营血了,所以要以清热凉血和滋阴的药物为主,光是疏散风热已经不够了。恢复期的时候,疹子大概会在3~4天内全部出完,然后依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慢慢消退,孩子的体温也会逐渐回到正常。但是整个皮肤的色素沉着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才会完全没有。虽然此时热邪已经外泄,但是孩子的身体功能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彻底恢复,所以妈妈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用药给孩子调理一下脾胃。赵先生推荐用方为:鲜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杏仁6克,焦山楂6克,生地黄6克。水煎后,徐徐饮下。此时也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要少食、素食、软食。赵老还特别提醒,保持室温在20~24度左右,房间湿度要大,光线要暗(发病时畏光),室内要清洁、通风、安静,尽量给予孩子舒适的环境,帮助他尽快恢复。赵绍琴先生的温病治疗,自成一派,他的思路及用药在温热邪毒这方面,简直出神入化。麻疹这病,只有很少轻症患儿可以自愈,因此若发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甚至出现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希望所有的妈妈都知道麻疹的治疗方法,遇到时莫慌,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妈妈们错过了孩子第一阶段的麻疹,可根据宝宝症状在各症状阶段及时治疗为好。百度百科: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自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

病因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直径约~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麻疹病毒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等对麻疹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但在低温中能长期存活。临床表现1.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1)潜伏期约10日(6~18天)。曾经接触过麻疹患儿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麻疹黏膜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但体温稍有下降。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

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淤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

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体温减退。皮肤颜色发暗。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2.其他类型麻疹

(1)轻症麻疹毒力减低型麻疹病毒感染,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注射者,或小于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黏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2)重症麻疹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3)无疹型麻疹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黏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临床诊断较难,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4)异型麻疹此为非典型麻疹,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黏膜斑。出诊顺序: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5)成人麻疹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黏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3.并发症(1)喉、气管、支气管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以下的小儿喉腔狭小、黏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2)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艾滋病病人合并麻疹肺炎,常可致命。(3)心肌炎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4)神经系统并发症①麻疹脑炎发病率较低,一千个麻疹病儿中有1~2个患此病。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头疼、嗜睡、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脑脊液改变为:细胞数轻、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②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病情严重,预后差。但发病率极低,约为百万分之一;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4~8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85%起病在5~15岁,开始症状很隐匿,有轻微的行为改变和学习障碍,随即智力低下,并出现对称性、重复的肌阵挛,间隔5~10秒;

随疾病进展,出现各种异常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共济失调、视网膜病、视神经萎缩等;最后发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碍、去大脑强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诊断后l~3年死亡,个别能存活10年以上。

③其他格林-巴利综合征、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少见。

(5)结核病恶化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对结核菌素的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消失,可持续几周,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病灶,出现结核病的临床表现,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6)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食欲不振,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4.麻疹新特点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且表现出以下新特点。发病年龄后移过去麻疹发病多为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最多。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偶有发病。成人麻疹中毒症状较重,发热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数患者皮疹有出血倾向,常伴有嗜睡等症状,但并发症较少,预后良好。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皮疹以斑丘疹多见,亦可有疱疹、出血点样皮疹等其他形态皮疹。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出疹顺序先从四肢出现,逐渐向胸背呈向心性发展。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为发病季节,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少数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见于发生第一次麻疹后的两年内。由于第一次出疹时,年龄较小或病初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或其他原因,未能激发机体产生足够而持久的免疫力,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时,便会再次感染发病。诊断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在口腔颊黏膜处见到麻疹黏膜斑。发热4天左右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出诊顺序为耳后、颈部,而后躯干,最后遍及四肢手和足。退疹后皮肤脱屑并有色素沉着。2周前与麻疹患者有接触史。较易做出诊断。早期鼻咽分泌物找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有益早期诊断。在出疹后第一天或第二天检测血清麻疹抗体,若阳性即可确诊。图片来源于网络.科普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其他内容来自懒兔子《医本正经》《赵绍琴温病学说》橙子整理编辑科普.

橙子整理编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zyy/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