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核误区一箩筐,今天带你各个击破

文章来源:结核性脑膜炎   发布时间:2018-4-30 15:54:37   点击数:
 

关于结核这种病,从古至今都不缺误解。

为了更多的小伙伴不被误区所迷惑,

今天,济南市疾控中心就来帮大家梳理梳理结核病的几大误区~

01

感染意味着发病吗?

感染结核菌并不意味着成为结核病患者。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存在结核菌的潜伏感染,这些人不表现任何症状,X线胸片结果正常,仅结核菌素皮内测试出现阳性结果。而且,这些人并不具有传染性。在10个携带结核菌的人中,约有1位会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即成为结核病患者。

02

结核病是种老人病?

结核病易感者不仅限老年人。一方面,由于结核感染人群基数大,未及时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从家人、保姆等人身上接触到结核菌而致感染;另一方面,由于年轻人流动性大,经常扎堆网吧等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加之生活不规律、常熬夜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03

咳嗽超过两周了吗?

在中国,肺结核患者总数位居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和印尼。肺结核并不罕见,但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仍容易被误诊成肺炎等其他肺部常见疾病,甚至有时还被误认为肿瘤。咳嗽、咳痰超过两周,抗生素治疗两周无效,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者,应警惕活动性肺结核的可能性,应做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04

用药可以不规律吗?

不可以。和所有微生物感染的治疗一样,结核病同样面临耐药性问题。结核杆菌有原发耐药,也有继发耐药即获得性耐药问题。后者是指患者原本感染的是药物敏感的结核菌,但由于用药不规律、治疗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发展为耐药结核菌。这一方面增加了治疗失败与结核病复发的风险,同时更意味着现有的抗结核药物失效。耐药结核的治疗将使用二线药物,价格昂贵,疗程更长,且更难治愈。为避免人为导致的获得性耐药,对肺结核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应当做到“规律”这一原则。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治疗中断,比如药物引起肝功能受损或者各种原因的不能耐受,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而不应擅自停药,更不能随意改变用药的“节奏”。

05

卡介苗能预防感染吗?

卡介苗是孩子出生后国家计划免疫里的第一针,但许多人并不了解卡介苗的作用。作为一种减毒活疫苗,卡介苗可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病率,如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等,但并不能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同时,卡介苗也无法提供终身免疫。

普通人群为预防肺结核,首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去空气不流通、人流过于集中的场所,如网吧等;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接触时,患者和接触者均应当佩戴口罩,工作场所也要注意通风和光照,工作中尽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容易让结核菌“乘虚而入”。在日常生活中,不应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尽量采用纸巾、双手或者手帕遮住口鼻,要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素材来自:潍坊结防

这是我们高大上的三维码,

扫一扫,或者长按,

咱们就这么愉快地认识了!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wplm.com/yzyy/7645.html